盂佛節,顧名思義,以盂虔佛,祈佛求安。
在淮平周遭,算是一個不小的節日,聲勢頗為浩大。
在這一日,寺廟會免費發放各類齋飯,而即使寺廟的武功和尚也會不進肉食,素齋七日、空唸佛經,禁止一切非禮行為,以省察己躬,洗滌罪過。
而香客們也以為在這一日祈求最顯誠心,獻上三炷香,吃上一頓齋飯,若是有機緣,再於寺廟休憩一夜,那便能保一年平安,可以說會很是熱鬧。
不過若是有人查閱府志會發現其並不是淮州本土的節日,而是由寶光寺自玉州搬遷至淮州時所帶來。
只是隨著時間流逝,寶光寺的用心經營,慢慢變得越加隆重,甚至數十年前便已經在衙門登記造冊過,因此當日也會有高官前往寺廟觀禮。
回到住所,林末來到密室,一邊心中閃過盂佛節的來由,一邊從抽屜內取出一卷畫冊。
這是幅人物肖像畫,畫工手描功夫很高,幾乎栩栩如生。
畫中人為一老僧,年已半百,身穿大紅色袈裟,袈裟上紋龍繡象,手環佛珠,看得出地位不低。
而其面板枯黃褶皺,猶如暮年老樹之皮,眼睛卻清澈無比,內蘊佛性,使人一看便心生好感,猜測為佛性極深的高僧。
“只是又有誰知道,這位寶光寺講經堂首座,乃是黑佛教於淮州一城中長老,一身邪功凜然,一日需盡啖一人.....
而趁著這一年一度盂佛教,打著禁食血食的名號,卻專門接洽販子,享用童男童女...”
看著畫中名為萬花之人,林末心中感慨。
不過也這正常,除非一些真正窮兇極惡之輩,大多數壞人都不會在腦門上顯眼地刻著‘壞’字。
由反覆拷打數人得出的情報,這便是他的目標。
作為城中地位最高的黑佛教之人,完整版的東極青華長生經便落在其身上,而於靈犀別院時,為何江景會對他產生惡意,緣由也是由其指使。
林末念罷,便取出一份寶光坊的詳細地圖出來,開始進行路線模擬。
當盂佛節那日,白日整個街坊會極其的熱鬧,甚至有周勝軍士維護秩序,除非想冒大不韙與整個大周為敵,不然最好不要動手。
因此機會在夜晚。
據手裡幾個黑佛教徒所言,盂佛節夜晚,會有香客留宿,不過留宿之人都是早已溝通好的人販子,進行血食交易,而周遭巡邏軍士也會被提前支開,算是最好的時機。
世上握拳而結因,出拳而了果,倒也方便,一舉之功了結一切。
待到將到時候各種情況悉數考慮周到,林末這才將地圖收好,轉而把雲詩雅給的那封黑色信紙取出,拿在手上。
聯想起其當時的莫名錶現,林末有些好奇,緩緩將那奇特火漆印撕開。
隨著信紙取出,林末一目十行,慢慢的,他的眼中出現複雜之色。
“這是......舉薦信...?”
只見信紙上清晰地寫著一行字。
‘此人天賦上佳,品貌端正,性格純良,有情有義,未來發展可期,為宗門發展不可缺之良材,唯恐滄海遺珠,故推薦之。
推薦人:雲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