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破之前,恐怖的氣血,所帶來的只是簡單的氣力增漲,而此時,磅礴的氣血無時無刻不在經由石佛如來獨尊經的行功軌跡運轉,轉化成一絲一縷的如來勁,沉澱在背後的石佛印身之上,隨後又流轉周身。
這個過程很奇妙。
一方面氣血轉化為意勁,另一方面,意勁又無時無刻不滋養著身軀。
同時自發進行立命之道,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的五臟六腑蘊養,錘鍊。
竟使他即使不動,也有著類似大冬天曬著太陽,暖融融的感覺。
林末陷入沉思,立命這一境界,他已經瞭解很多了。
從寧陽縣以來,從林遠山口中,自許成元闡述,乃至於回到林氏,翻閱諸多典籍,算是摸透清楚了。
無非是一句話:
立性命之本,全周天之基。
肉身境便是打基礎,通人體大筋,練周身骨髓,然後沸騰血氣,凝聚意勁,為立命做準備。
之後便是周身氣血開始轉化為意勁,意勁慢慢蘊養增強五臟六腑,以至於最後能夠使得一股氣機在體內暢通無阻,完成周天迴圈。
這個時候,個人的天賦根基,底蘊功法便尤為重要,作用開始放大。
你氣血不足,功法差勁,轉換出的意勁質便不行,量也少,效率更低。
久而久之,後面養五臟,壯六腑,自然便無從說起。
“當真是窮文富武啊。”
林末陷入感慨之中,同時也開始些許慶幸。
這也是為何當時曹金烈會如此看不起陳世天的原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在那等豪族族長眼裡,你只是寒窗苦練數十年,憑什麼能比得上人家數代人的底蘊積累?
當真靠機緣,若機緣這麼容易獲得,又如何能稱得上機緣?
普通武夫遊俠與宗門大族之輩的差距,不出意外,只會越來越大。
這麼說來,這陽潮掀起,天地異變,對於金字塔底端之人,或許還真是打破固化階級的機會。
像林末的爺爺,林釗,不就是吃著紅利的第一批人?
“其實,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這句話,我來說,或許才是最合適的。”
想到這,林末不由笑了笑。
若是普羅大眾,或許對未來會有所迷茫,不確定自己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畢竟人生在世,變化太多,修煉一道,也不是應試作答,有著標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