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混在古代的廚子> 第二卷 琴瑟合,風雨進高歌 第九十二章 五個圈改變大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琴瑟合,風雨進高歌 第九十二章 五個圈改變大唐 (2 / 2)

周沐風一臉大汗,差點都忘記這茬了,老傢伙們雖然都是老狐狸,但這後世來的詞也聽不懂。

望著周景有些發黑的臉,周沐風趕緊再他沒有徹底爆發前,開口說道:“簡單點來說,就是選出幾個容易獲得支援的地方開展義務教育。等到辦過一個學期後,將所用的總開支,以及多少人反對或者支援等等,詳細的記錄下來。以後朝廷就知道了,義務教育普及了多少人,每年能花費多少錢,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接下來就簡單了,根據大唐的國庫收入,可以預先定好下一年多少州縣有施行義務教育書院,有多少人能享受。哦,對了,還有義務教育的年限,這個一定要設定。”

說到這裡,周景等三人眼睛齊齊一亮,眼中均是振奮之色。魏徵本就主內政,對於這類事情尤為敏感,當場便問道:“此法老夫聽懂了,但老夫還有一事不明。義務教育為何還要設定年限?難道直接培養成才不好?”

周沐風一臉苦笑,搖頭說道:“魏爺爺,這個直接培養成才固然是好,但這麼做會有弊端。”

“什麼弊端?”周景接過話道。

“呵呵,是人性的劣根!”王玄策呵呵笑道:“若是從小開始培養,一直到培養成才,都不收取任何的費用。那培養出來的就不是才俊,而是一群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的惡狼。”

周沐風點了點頭,說道:“師傅說的沒錯,義務教育的初衷為國家培養人才。我們固然可以讓他們上學不要錢,但也必須要享受的人知道,這一切來的有多不容易,要讓他們發自內心的珍惜,努力向上成為棟樑之材。更重要的是,大唐並沒有那麼多的錢,只能盡最大努力一點點的推行,相信終於一天所有人都能上的起學。所以,義務教育要設定年限。這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鞭策,既鞭策的是學子,也鞭策的是官員。”

魏徵撫掌大笑: “哈哈……說得好!好一個既是教育,也是鞭策。有此一言,大唐盛世在望啊!那關於這年限設定,你打算設定多少年為限?”

周沐風沉吟了一下,說道:“如今大唐初定,絲綢之路也剛開通,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以及百姓普遍渴望能讀書識字的心願來看,最好先是三年!等以後有錢了,再根據情況增往上增加,但必須要有規定,得中舉人者不再享受義務教育。”

此言一出,三人同時一愣,齊聲問道:“這又是為何?”

周沐風望著他們不急不慢的說道:“因為舉人有功名在身,而且論年紀也以成年,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讀書的費用,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來賺取錢財。這就當入朝為官之前的一個考驗,讓他們學以致用!要知道書中的知識是死的,只會讀聖賢書而不會用的人,要來也無用!”

“倘若靠親朋幫助,又該如何?”周景笑問道。

“靠親朋幫助也是手段,但殿試的時候就要差的遠了。人常說教書育人,其實是說反了,應當是育人教書。讀書先明事,育人先育德!書本給了你知識,但生活卻給你德行。不經歷生活的困苦,又如何知世間冷暖?殿試考學問,同時也考德行,倘若陛下在此,試問是選擇歷經生活磨難信念依舊的人做官,還是要一個只會讀聖賢書之人?”

擲地有聲的話,讓幾人都忍不住呆了呆,沉默了片刻後,又相互對望了一眼,然後同時笑了起來!

笑過之後,三人又齊齊搖了搖頭,心裡同時一陣感慨。魏徵率先開口道:“當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如此簡單的道理,卻難了咱們十數年,沒想到今日被後輩解開了。看來啊,咱們都老嘍!”

周景也笑了起來:“咱們是老了,但朝聞道夕死可矣,還來得及!”

“是了,是了!得趕緊改,不然後世子孫就該罵咱了!”魏徵大笑道。

“兩位丞相莫急,這事情好說。倒是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咱們方才說了半天,弄明白了義務教育的年限。但這試點的五個地方可是個大問題,選不好可就要起了反作用了!”王玄策開口說道。

聽他這麼一說,兩人才想起來這事,於是魏徵將目光投降周沐風,問道:“這選的地點可有預定?”

周沐風見他問起此事,便趕忙說道:“正要跟兩位爺爺和師傅商議此事。五個地點我想了很久,就只確定了一個相州和河州。相州受災,百姓急需要鼓勵,這個時候在相州辦義務教育是最好不過了!選河州是因為在大唐邊境,將書院設立在那裡,一來可以就地培養軍隊人才,二來可以透過絲綢之路傳播大唐文化。但其他的地方因為不瞭解,也不敢輕易預定。”

三人聽到只定下了兩個,頓時心裡也來了精神,臉上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態。周沐風一見,立即就知道這些老傢伙是早就想到了,當下便開口問道:“兩位爺爺,師傅,有何指點?”

周景最先有了動作,伸手從袖袋裡取出一張地圖,平鋪開在地上,伸手拿起周沐風做的鉛筆在一處圈了一下,笑道:“這個地方可否?”

隨著他筆尖落下,所有目光齊齊匯聚了過去,待看清了那地方,幾乎同時笑了起來,異口同聲道:“好地方!”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