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先的這一操作包含著現代的拋物線原理,即要算出物體的重量和空氣阻力以及當時的風向,又要與力量大小進行完美結合,只要有一方面失算就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幾個人順利進到城裡,跟著報事的軍兵走進大帥府,見帥堂之上這位趙大人,約六十多歲的年紀,雖然已經鬚髮皆白,卻是精神矍鑠,不怒自威。
四個人個報自己姓名,然後齊聲見禮,”晚輩拜見節度使大人。”
大帥一擺手,”各位義士遠道而來,為國分憂,精神可嘉,一路辛苦了,請各位小將軍上座。
趙大人接到舉薦信的時候非常高興,心裡暗自讚歎徐朗將軍真是及時雨,國家用人之際,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等過一會兒見到這幾位年輕人,不免有些失望,除了兩位妙齡少女,還有兩個年輕的後生,其中最大的也不過二十出頭。心想這個徐朗在信裡吹得神乎其神,不過是幾個小毛孩子而已,是不是言過其實了?
但為了顧及面子,還是熱情地招呼他們,“幾位小將軍初來乍到,還不瞭解軍情,現在金兵圍城多時,叫罵不休,猖狂已極。他們三面圍攻只留一南門,以為老夫可以像其他地方官一樣望風而逃,其目的就是將我們趕出濟南,搶劫一空後長驅南下。可惜他們打錯了算盤,只要有老夫三寸氣在,決不能讓他們踏進濟南城半步。幾位年輕人遠道而來,暫時下去休息,待日後與本帥共商破敵之策。”
月先站起身來拱手說道,”大帥不用客氣,我等為國分憂,絲毫不覺得辛苦,請恕小女子冒昧,我們初到濟南,並未瞭解前方戰況,不知大帥有何破敵之策否?”
趙大帥沉思片刻說道,“金兵圍城近十天,眼見久攻不下,有點狗急跳牆。我們目前只是被動守城,尚無良策破敵。”
月先說,”既如此,請恕小女子冒昧,不如退而求其次,月先有一誘敵之策謹供大帥參考。我們剛來的路上,有一個好去處,名曰梧桐峪,兩頭山口距離足有二十多里,兩邊皆是懸崖峭壁,山勢險要。只要敵人進去,咱們兩頭紮上口袋,金兵便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若加以火攻,金兵必被燒成灰碳。依小女子愚見,首先派人在梧桐峪佈防,然後等金兵攻城緊急,再按既定路線撤出濟南。金兵必窮追不捨,此計可成。”
趙將軍尋思片刻,”此計雖妙,但若放棄濟南,十幾萬城中百姓任憑金兵擄掠,其損失可想而知,容本帥詳細斟酌之後再做定奪。”
一天後,金兵急於南下,果然變得暴怒異常。沒有像往常一樣派人討敵罵陣,而是一陣號角之後,大隊人馬鋪天蓋地湧向城邊,一眼看不到邊。
前面每四個人抬著一副雲梯開路,每一個人都頂著一塊類似盾牌一樣的東西,只露兩隻眼睛,橫向排出一兩百米開外,雲梯後面緊跟著兩排弓箭手掩護,到了城牆附近,交替著向城上開弓放箭,就像突然下起了箭雨一樣,逼得上面的守軍抬不起頭來,只有在他們過護城河的時候才能司機射上幾箭,但收效甚微。
一時間,東西北每個方向的城牆上都有上百部雲梯搭上牆頭,金兵像螞蟻上樹一樣,向上邊移動。
只有打頭的金兵快要攀上牆頭的時候,金兵弓箭手只能選擇性的射擊。這時守城將領才終於緩過氣來。
”弟兄們,給我狠狠打這些狗孃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