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榮選擇了呂方郭盛教兒子女兒的基本功訓練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二位雖然只是中等偏上水平,卻聰慧好學,善於取長補短,武功自然與日俱進。到後來證討方臘的時候,馬上功夫均已達到五虎將水平,竟然和方臘手下一流大將打上幾十個回合不分勝敗。
當然,小女孩兒現在只是練習基本功,也學不了方天畫戟。花榮本打算把他的家傳槍法教給他們。槍乃兵器之祖,靈活多變,收放自如,只可惜月先卻不愛使槍。
時間一晃到了兩年之後,三打祝家莊結束。扈三娘和時遷、楊雄石秀等一干人一同上山。
這位梁山第一女將,一個偶然的機會,一眼便看中了月先姑娘。也不管別人樂意與否,竟然後來居上,非要收她為徒不可!他慣用的兵器日月雙刀,也正合小月先的心意。
這位一丈青扈三娘來到梁山忍辱負重,被迫嫁給了一個貪財好色的小矮子王英,成為宋江假仁假義的犧牲品。
從一個富家千金,瞬間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賊婆,可謂天壤之別。經過一段時間的消沉之後,便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徒兒身上。
首先根據月先的自身條件,給她特別設計了適合小孩兒使用的單刀(臨時之用),隨後花重金委託梁山的鐵匠總管湯隆收集天下最好的隕鐵,經過反覆鍛造,千錘百練,終於打造成一把銷金斷玉的寶刀,正式命名為柳葉追風刀。不但攜帶方便,出手快捷,而且攻防兼備。
因為她深知初練雙刀的不易,所以才讓徒兒練習相對易容的單刀。
看官須知,練刀有單刀看手,雙刀看走之說,雖然本意相通,卻也不盡然。
使雙刀者雙手平衡,主要看使刀人的身形和步法,內行人一眼就看出此人雙刀練到何種程度。
而單刀正好相反,右手使刀,左手自然空虛,容易失去平衡。所謂單刀看手,實際上看的是左手。初練時,左手往往與持刀的右手不能協調配合,甚至無所事從。
練得好的使刀行家,那隻空手不只是起配合的作用,而且戰鬥力決不容小覷。甚至可以攻防兼備,得心應手。
但是扈三娘善使雙刀,單刀卻是平常。所以這時上山比較早的,而且刀法出眾的非武松莫屬了。
武二郎單雙刀俱佳,能把他的刀法學到手,雖不敢說獨步江湖,卻也是難逢敵手。
不但如此,三娘還把時遷以及後來上山的燕青和張清等各路高手逐個請來,讓他們把隨身絕枝全部拿出來交給她這幾位寶貝徒兒,博採眾家之長,武藝自然突飛猛進。尤其是武松的刀法與時遷的輕功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可謂一日千里。
這些改革與創新可是費了扈三孃的不少心血,從手、眼、身法、步都作了一系列的調整和不斷的改革,最終以她獨創的奪命三刀著稱於世,其中又分馬上和步下兩種,可謂獨步武林,成了月先出奇制勝的法寶,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