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王爺陣亡的訊息,在第二天拂曉之時,就瞬間傳遍了整個朝堂。
大臣上朝比較早,天色還沒亮就進了宮。
群臣以冷相為首,商議著應對之策。
首先,就有人提出,麒王妃醫術高超,可以起死回生,應當將麒王妃宣召進宮,讓麒王妃為皇帝老爺子診治。
這一提議,得到了許多人的贊同。
沒想到,第一個持反對態度的,不是別人,竟然是冷相。
冷相斬釘截鐵地表示,冷清歡並不擅長於此道,尤其是現在這關頭,唯恐皇帝老爺子見到清歡,再心裡傷感,情緒激動。
很多人都不理解,這樣的緊要時候,冷相為何會反對麒王妃入宮,為皇帝看診。
國不可一日無主,看皇帝老爺子這架勢,一時半會兒恐怕是好不了,長安現在又是內憂外患,冷相怎麼就分不清輕重呢?
當然,朝中也有人心懷鬼胎,權衡利弊,也如冷相這般,不希望冷清歡入宮,再立功勞。
可皇帝不醒,總要有人主持朝政。免得給人可乘之機。
幾位皇子,麒王爺戰亡,軒王征討南詔,上京如今只剩皓王與睿王,謙王三人。
謙王出身低微,再加上寡言少語,大家直接忽略了他的存在。
而在皓王與睿王的人選上面,又出現了分歧。
無論出身還是資質排行,皓王全都在睿王之上。睿王的母族勢力單薄,沒有競爭的底蘊。
再加上皓王賢名在外,又是有備而來,一呼百應,所以支援皓王暫時執掌朝政的人比較多。
局勢也出現了一邊倒的情況。
冷相在此事上一直沉默不言。
讓清歡進宮替皇帝診病,那是不可能的。純粹就是皓王的一個圈套。
只要清歡在大牢裡,沒有皇帝老爺子的命令,誰也不能動她。
可若是進宮,吉凶難測。
皓王絕對不可能讓清歡替皇上診病,即便同意,其中肯定也大有文章。
皇帝老爺子若是有什麼三長兩短,清歡絕對難逃干係。為了穩妥起見,冷相一口回絕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