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親眼目擊者說,當時天色昏黑,氣氛陰森恐怖,一隊身著白衣之人,駕著二三十輛馬車,馬車上各馱著一口棺材,行走在官道之上。
那副景象,像極了送葬的隊伍,充滿陰森恐怖。只不過,有誰家送葬一送就是幾十口棺材呢?
所有目擊之人全都嚇得瑟瑟發抖,不敢出聲,老老實實地趴在地上,直到隊伍消失不見。
民間對於這種鬼神之說充滿敬畏,但是也傳揚得很快,立即就不脛而走,傳得沸沸揚揚。
大家都很害怕,再也不敢半夜行路,即便是有人夜黑出城,守門之人也要好心提醒一句:“小心遇到陰兵借道。”
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慕容麒敏銳地覺察出此事不簡單。尤其是陰兵過道時,馬車上那三十口棺材,更是大有文章。
他專程帶兵前往事發之地檢視現場,並且找到當時的目擊者,詳細詢問事發經過。包括那些馬車是什麼樣子,陰兵如何形容,有無異常之處?
可惜,目擊者嚇得魂兒都飛了,腦子裡一片空白,全都戰戰兢兢地趴在地上,誰敢作死抬臉檢視?
詢問之後,他愈加覺得此事蹊蹺,馬上命人前來通知冷清歡。
冷清歡沉吟片刻,立即也明白了慕容麒的意思,他是懷疑,對方可能就是搶劫仇家的那群劫匪,透過所謂的陰兵過道傳聞,令人心生畏懼,如此達到避人耳目的作用。
如此,對方就可以夜行晝宿,不受干擾地將白銀順利轉移。
冷清歡秀眉緊蹙,盯著慕容麒送來的書信看了半晌,微微勾起唇角,吩咐道:“改變行軍路線,與麒王爺會合。”
傳揚出陰兵借道的這條官道年頭已久,因為盤繞偏僻之地,需要穿林而過,多有響馬劫匪出沒,所以外地客商不願走這條路,多是本地行人行路。
最近,因為陰兵借道一事,這條路更加僻靜,尤其是夜間,太陽還未落山便杳無人跡。林幽山寂,更加滲人。
本地獵戶張三一個人走在寂靜的官道之上,顧不得害怕。因為,他的妻子即將臨盆,聽說胎位不太正,他需要趕到對面屯子裡,請接生的婆子過來。
他走得急匆匆的,鑽出一身的熱汗,棉襖裡子都緊貼在了後背上。
突然,道路兩旁林子裡的飛鳥“撲稜稜”地飛起來,直衝上天。
夜鳥驚飛,必有變故。
他突然就想起,這一陣子傳得沸沸揚揚的陰兵借道,一陣心驚膽顫。
自己應當不會這樣倒黴吧?
他手裡提著一隻花公雞,是半夜三更驚擾接生婆休息的見面禮,否則害怕人家婆子不願意折騰。
看到這隻雞,他膽子頓時就大了一點。
聽說,陰兵借道最怕的,就是公雞。
俗話說“陰走三,陽走四”,三更四更交替之時,陰氣最重。
而公雞辟邪,遇到邪門之事,只要用布矇住雞頭,不讓它見光,隨手將雞頭擰斷,不出血,不讓公雞打鳴。而公雞這時候還沒有死透,喉管斷了又叫不出來,會發出咯咯的悶聲,這叫雞嚀。
那些邪門的玩意會覺得,三更已過,四更已至,自動避讓。自己也就相安無事了。
對面,已經有緩慢的鈴聲傳過來:“叮鈴,叮鈴”
張三將公雞緊緊抱在懷裡,不讓它掙扎,然後悄悄隱匿在一旁的林子裡,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