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一年過去了。
這一年裡,發生了諸多變化。
《永祚寺舍利子來歷考證》課題的研究論文在宗鎮磊和李如慧的努力下,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完成了,之後的課題結題答辯,得到了參加這個專案的兩國姊妹院校和基金會專家、學者的好評。
李如慧順利透過了研究生入學考試,在洪錫泰的推薦下,進入新加坡某高校攻讀碩士學位;用她的話講,這是開啟了尋求新挑戰的航程,就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那樣。
宗鎮磊畢業後,謝絕了國外考古單位的高薪聘請,繼續留在國內讀博,並堅持將本地古建築所承載的歷史和人文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他認為,只有以自己的愛好結合所學知識,才能不斷挑戰新的課題、將原這塊土地上先人們積澱的文化和才智展現給後人,才能讓自己作為本城文化的承接者生活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李如慧臨出國前,與宗鎮磊一起來到汾河畔的雁丘景點,在那裡,兩人拉鉤約定,待李如慧取得碩士學位後兩人就結婚。
洪錫泰回國後向宗親會彙報了此次課題研究的成果,得到了宗親會大佬們的重視;宗親會有意召集散居世界各地的親人們,擇時一起回返故里,在永祚寺舉辦認祖歸宗的祭祖大典。為了使此意向能儘快落實,宗親會已委託洪錫泰與相關部門進行先期接觸。
永祚寺隱藏的秘密公佈於眾後,引起了好奇者們蜂擁而至,他們來到這裡為的是瞭解這寺裡的奧秘;他們根據這座古剎建築上的各種要素,重歷破解密碼的過程,共享解謎的愉悅;這裡的故事同時也吸引了各地大量的遊客們來到這座古城,他們尋蹤覓跡,四處感受這座城的古韻古情、人文風味;一些歷史奇聞軼事被編成故事由各種媒體傳播,眾多古代建築景點成了網紅們的新打卡地。
《永祚寺舍利子來歷考證》課題研究的結論亦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由於此結論涉及佛門歷史懸案,為了慎重起見,他們準備聘請京城和本地的專家學者聯手,並專邀宗鎮磊參與,圍繞此寺所藏的佛舍利子之事,開展一次嚴格的論證。
那座海邊的小漁村寺院換了新的住持後,延續了佛事;不過新主持為了讓遠近的年輕人瞭解佛教,在寺內加設了禪修課程,透過引導人們靜慮和修習,以作為良好心靈的培育。
網管的妹妹依舊單身,她時常會回到村裡去那座寺院聽師父講法;雖然她那位當網管的哥哥常勸導她想開些,但她認為,消除思念的的最好辦法,除了時間,再就是要用佔心的思慮去填補空缺,尤其是對自己難以忘懷的事,還有人。
空緣利用廚房的狗洞逃出後,正好一列拉煤的火車路過,她翻過隔離網跳上火車,伏在煤堆上望著漸漸遠去的小屋火光;火車行至半途,她跳車換乘了其它交通工具,逃離了當地,最後輾轉來到了雲南邊境;她的手上有兩部手機,一部是李教授的,另一部是宗鎮磊的;她將李教授的手機一直綁在身上,卻不曾開啟一次,她想讓屬於李教授的一切完整地跟隨她浪跡天涯,以實現她的夙願;至於宗鎮磊的手機,她認為裡面儲存有大量關於永祚寺藏寶的資料,如果找到需要的人並售出,一定能夠獲得一筆心儀的好價錢。
空緣在邊境地區蟄伏了一段時間,在一次街頭鬥毆中,認識了一位緬甸的玉石大佬,經他的協助,她找到了一個好買家。
此後,宗鎮磊丟失的手機開機訊號在雲南與緬甸交界處出現過多次。
由於空緣是從本地逃脫的,本地警方此案件的負責人老田一直沒有放棄追蹤空緣;在發現宗鎮磊的丟失手機訊號後,他立即聯絡到福建的警方,兩地再次聯合辦案;老田與老陳等辦案人員追蹤到了雲南邊界後,當發現被追蹤的手機訊號已經越過邊界,警方人員與緬北的某中介機構取得了聯絡,隨後在某地與緬北的某中介機構人士交換了情報。
從換回的情報中,警方找到了空緣的指紋資料,但據中介機構人士介紹,這個持有“方斯閩”身份證的人,屬於緬北的一個武裝團伙的成員,在送貨準備透過兩個不同武裝集團控制的交界線時,發生了交火,此人已經在交火中被擊斃。
在返回的空緣遺物裡,有李教授的手機。
但宗鎮磊的手機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