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懷文也不想這麼早就與英王交心。
奈何時事易變。
幾番籌謀,齊王已按捺不住。
若英王還無爭位之心,一心撲在關州,一朝錯過,便要再費數年功夫。
他不想等。
從英王院中出來,閆懷文來到魏何今處。
“什麼?讓我回京?”魏何今的吃驚半點不作偽。
“王爺這是何意?”
閆懷文溫聲道:“將軍切莫心急,且聽在下一言。”
“魏將軍此次征討北戎,一戰定乾坤,戰功彪炳,再加上以往功績,稍加運作,便可升遷回京。”
“北戎一除,關州十年內再無邊亂,將軍留在關州,王爺自是心安,可心也難安,北地苦寒,而京中繁華,王爺實不願有誤將軍前程。”
“再有,王爺遠離京城多年,物是人非,親族舊友雖多,可信者幾何?將軍若在京中,他日王爺進京,也便宜許多。”
魏何今暗暗思量起來。
英王已離京十年,若不是這一戰的平定之功,在諸王之中相當不起眼。
陛下年邁,儲位空懸,英王既有爭儲之意,留在關州是沒機會的,必須要想辦法回京。
而今,陛下已下旨相召。
他若先一步運作回京,替英王諸般打點,他日論功,何人敢站他前。
只不過……他在關州實掌兵權,若回京中,以他的資歷,就算有平邊之功,也難為主將。
“王爺可說想魏某謀位何處?”魏何今暗暗將幾處京營想了一遍。
“並未,王爺雖有向上之心,卻意在走堂堂大路,明而取之。”
“此事,容魏某思量一二。”
“將軍不妨寫信回京,問一問魏老將軍……對了,王爺聽聞將軍府上幾位小公子得魏老將軍教誨多年,小小年紀已是不凡,不如一併問問魏老將軍,可願讓幾位小公子來關州軍歷練,王爺看重魏將軍,必厚待之,他日成材,為王爺鎮守一府也為可知。”
……
“大伯魏將軍真能調回京?”閆玉知道在外面不好說話,憋了一路,回到爺倆的小院子裡,才開啟話匣子發問。
“不是調,是升任。”閆懷文糾正道。
“嗯嗯,升任。”閆玉眼睛亮亮的,又問:“大伯,魏將軍要升官啦,是不是就不圍虎踞縣衙了?”
她小嘴叨叨個不停:“這麼高興的事是吧?那他抬抬手就過去了唄,大伯,你剛剛有探過魏將軍的口風嗎?他怎麼說?”
閆懷文:“魏家幾個孩子若來,此事無需提起,魏將軍自會撤走圍衙之兵。”
“王爺能安心用魏家,魏家亦沒有斷關州軍之根基,是兩利之局。”
“此等無形之盟,重心重行,魏何今若應進京之事,為王爺先行探路,則其心誠,必不會再因虎踞之事讓王爺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