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仨一路買了不少,也碰上不少同村的鄉親。
都是一個想法,能買多少買多少。
小安村的人在大集上掃蕩,繁榮了整個集場的經濟。
他們或用銅板,或用碎銀,購買力驚人。
許多村子的人都因為他們賣空了帶來的東西,還惋惜沒再多帶些。
口袋裡銅板亂撞,心情大好,平日裡再不捨得花銷,一個月一次的大集總要買些家常之物,再順便嚐個新鮮。
小安村的吃食攤位人越來越多。
等李雪梅三人收穫滿滿的回到村子擺攤的地方。
赫然發現,閆老二的石板烤魚已然到了供不應求的程度。
紅燒魚豆腐出鍋慢,也是但凡熟了就被人搶走。
李雪梅和大丫去歸置東西,閆玉站在梁豐年身邊,後者正在攏賬。
他們的滷蛋生意沒得做了。
豆腐被壟斷,收上來的雞蛋都被滷了進大大小小的肚子,去找鵪鶉蛋的隊伍雖然有些收穫,可架不住鵪鶉蛋太小了,一口一個,應付不了幾下子就賣光了。
賣豆腐的娘子又給送了兩板豆腐來。
看到閆玉眼前一亮。
“是叫閆小二吧,可等著你了,你爹說讓你收了這兩板豆腐,要拉回去分,板子等十五那天早上我給你家送豆腐的時候再收,你幫我提醒著點哈,叫你爹放好了。”
“我爹訂豆腐啦?訂了多少?”閆玉一點都不意外,十五那天村裡要辦流水席,這豆腐可是好東西,能做出太多美食,她爹怎麼會放過。
“三板豆腐、兩桶豆腐腦,兩桶漿子,還要豆腐乾……哎幼,不愧是秀才家,就是大手筆!”豆腐娘子笑得嘴都合不攏。
除了大集,她家從沒賣過這麼多豆腐。
還有那漿子,除了自家喝,還真沒有人專門買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