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可為擎天巨傘,收斂時鋒芒暗藏。
他既知曉田大人或遇不測,自不能袖手旁觀。
當為這亂世保下一位好官。
……
閆玉沒跟著她爹去虎踞。
她要好好視察一下她家林子那塊地。
其實就是想看看,童子軍到底存了多少水泥磚。
“豐年,報賬。”閆小二極有派頭的喝令。
梁豐年雖然有些麻爪,但因事先得了她的囑咐,並不是全無準備。
開始說的有些慢,聲音也有些小,但在閆玉的“大點聲”一嗓子之後,氣運丹田,不光聲音大,聽著也流利許多。
童子軍才是村子裡記賬最嚴明的隊伍。
梁豐年不止念每日積存的水泥磚數,還有落到每個孩子頭上的分工與工時。
梁豐年念畢。
閆玉一點不墨跡,直奔主題。
“我不在的這些天,大家辛苦了!目前咱們童子軍存的這些水泥磚,我算過了,砌牆的話,只夠一小段,將村子全圍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所以我提議,咱們先起箭樓。”
她是有備而來。
將自家做的略厚的一張大紙展開,招呼大狗子哥哥將簡易木架子搬來,用針小心的將紙釘在架子上。
讓大傢伙看得更直觀,更清楚些。
“或許有人要問了,什麼是箭樓?”
閆玉一隻手揹著,一隻手指點在紙上,自問自答:“這就是箭樓!”
“如圖所示,箭樓有幾個大人那麼高,站在高處,能看的很遠,若是有敵人,能早早發現他們的行蹤,示警村裡人。
站在上面,居高臨下,視野更廣,不會有遮擋,更方便射箭。
若是將箭術練好,有胡大伯或者胡二叔那等箭術,那可厲害了,沒有一個敵人能活著走到箭樓下面。
一人可敵十人、百人!
這些,就是箭樓的好處!”
孩子們兩眼放光,望著那紙上畫著的箭樓,目不轉睛,一眨不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