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二自己就傻樂,嘴裡唸叨著數,努力算著自己能拿多少銀錢。
心裡還想著,名可以擔,閆二家的那二兩銀子可不能貪下,等發下來得給人家送去。
官差們辦完了差,羅村長按照習慣留人家在村裡吃飯。
他們在齊山一直都是這麼過來的。
只要有官差下鄉,別管是來幹啥的,公事還是私事,這一頓飯咋也得供,要是收繳糧稅的公差,還得再塞些銀錢,省得人家踢鬥太狠……
讓他們意外的是,這一夥官差連飯都不吃,只讓他們找幾個人去永寧城接回家裡人。
羅村長自是千恩萬謝。
將人好好的送走,大傢伙面面相覷。
“官爺是不是嫌咱村子窮破才不留下吃飯?”
他們的房子蓋的是比較寒磣。
這些官差又沒往裡頭走,村口這一片經過這一場戰鬥亂糟糟更不像樣。
盧師傅道:“他們多半是有差事在身上,不能耽擱。”
羅村長就問他:“這邊的官差興在村裡吃飯吧?你們一般都咋招待的?”
盧師傅回憶道:“每年收糧派役的時候他們會過來,咋也得掂量一個硬菜,再有就是村子裡要是有人犯了案,人家下來鎖人,也得好好打點……
不過這樣的情況少,咱都是本本分分種地的人家,尋常招惹不上官司。
你們村子就更不用擔心,不是說找我們來蓋房子的主家在虎踞城裡當戶書麼,嘖嘖,這裡頭好處多了,光這些打點飯食就能省下多少來。”
羅村長搖頭道:“你不知道,以前官差下鄉雖說看我們秀才公的面子不那麼過分,可該走的規矩還是得走,一樣都差不得。”
“不一樣!”盧師傅感慨道:“我走的人家多,也聽過一些關州以外的事,咱關州讀書人金貴著呢,哪個村子要是有位秀才老爺,那些官爺都客氣不少。
更何況你們村子兩位讀書的老爺還端著衙門的飯碗,更不一樣。
興許剛剛那些永寧城的官爺就是因為這個才不好意思留飯,怕傳到虎踞那邊,讓人說嘴。
不是咱虎踞的官,咋能吃咱這邊的飯。”
閆玉在旁邊聽了個全乎。
心想:盧師傅話說的實在,聽著還挺有道理。
咱村子歸屬虎踞城,你永寧的官差跨城執法還可以說是趕上了順手幫忙,到咱村裡吃飯……
咱是覺得沒啥。
就怕虎踞城那邊不樂意。
……
閆玉央求戚五叔跟她過河,將她家的木筏劃回來。
戚五二話沒說,矮了身子,讓閆玉爬到他背上。
背上孩子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