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收拾的真好,和這邊一樣好。
也是,在容嬤嬤看來,兩塊地沒什麼區別,都一樣用心照料。
“行,我看那地不錯,回頭釘個樁子,咱再搭幾塊板子,弄個簡單點的渡口。”閆老二道。
父女兩個又去北邊靠山的地裡轉了一圈。
這一片地的菜苗又與眾不同,整齊的像用尺子量過似的。
閆玉記得之前沒撒這麼多菜種,怕是容嬤嬤陸續移苗過來,才有了現在的規模。
這塊地靠山的一趟也清了出來,種了菜苗,換言之,這塊地比最開始畫出的地要大……不少。
巡視完自家的幾塊地。
閆老二對秋收滿是期待。
“咱家地不少,都種了菜,等秋收的時候一定很壯觀。”
“爹,我也正要和你說這個事呢,咱自家能收不少,還有村裡其他人家,這麼多菜,咱是不是提前想一想賣的問題。”閆玉道。
“菜不愁賣,關州這邊入了秋都會囤菜過冬,咱這些菜拉到永寧城去,肯定有銷路,再不濟還有其他大城,走遠一點唄,總能賣掉。”閆老二對菜的銷路很看好,是因為除了他們,沒有人家這麼大規模的種菜。
有那精力種糧食好不好,糧食能填飽肚子,菜有多多吃,有少少吃,這是這個世界老百姓普遍的認知。
他們種菜的地方只侷限於自家的菜園子,最多開出幾分邊邊角角的地,或是在野地裡隨便撒些種子,能不能活全看天意。
“賣是要賣的,我是想多留一些,這邊冬天好幾個月呢,怕不夠吃。”閆玉特別惦記自家的吃飯問題。
閆老二想了想,倒也是。
“那就買些大缸回來醃菜,再曬些乾菜存著。”
“醃菜缸我老早就想買了,各家也缺水缸,爹你得空打聽打聽,咱要買這麼多,從鋪子裡買不划算,最好知道哪有做缸的人家。”
閆玉喜歡搞批發,大宗採買價格低,嘿嘿!
“你以為這是咱們那呢,找到源頭廠家,庫存多著隨便你買,像咱各家都要用到的東西,就得看見一家買一家,別想著省錢,先緊著用。”閆老二到底在外面跑的多,摸索出了一些經驗。
“你看咱蓋房子的磚,到現在那青磚還沒拉齊,說起這個,我也差不多該去幾家磚廠跑一跑,盧師傅他們幹活不慢,現在給咱又弄豬圈又弄院牆的,都是缺磚鬧的,青磚不夠,他們活幹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