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老二沒想到訊息會傳的那麼快。
在連續走了幾個鎮子無果後,他與戚四兩個,果斷前往龍興。
三寶規劃的路線與官道有多處重疊,閆老二索性駕車走正路官道,比之抄近路走直線,官道的路況更好些,時間計算下來,基本一致,沿路又有驛站可以歇息,獲取資訊。
龍興和鳳鳴這兩座邊城,距離永寧比虎踞遠的多,一路走來,除了三十里一驛,杳無人煙。
因有通行公文,這一路來,並沒有遇到什麼麻煩。
也和閆老二與人為善,一力求穩有關。
每逢有人查檢,他總會笑著不問自答,將公文上的內容背的滾瓜爛熟,還會偷偷的塞一些銅板,道一聲辛苦,遇到好說話的,還會和人家多聊幾句。
別小看這些浪費口舌的小舉動。&n
給他們的路程帶來許多便利。
這些差役會指點哪個驛站的驛夫好相與,哪個驛站的伙食湖弄,做出來的飯食比豬食還難吃,哪個驛站討要賞錢要的狠等等。
這些資訊讓他們避開了幾個糟心的驛站,睡的舒服,吃的也還行。
吃睡都不錯,精神頭就足,又有三寶這麼給力的牛,不知疲倦的奔跑。
可以說,他們從虎踞到龍興的用時,甚至領先這個世界的騎兵。
戚四沒覺得有什麼異常。
他們一向都是這麼走的,逃荒的時候,最多每天走八九個時辰,別說閆家的牛,就是村子裡的騾驢也哼唧哼唧的堅持下來。
就是有些鬧脾氣……
自然他也沒發現三寶在偷偷的不斷提速。
每天跑快一點,渾然無痕跡。
過了龍興與鳳鳴的岔路口,再行一日,遠遠的,便看到一條奔流長河。
浩蕩不息。
這裡也有一處石橋。
準確的說,是用石頭堆積著,將一處偏窄的河道硬生生再收緊些許,構築一架敦實的石橋。
這是一處七孔橋。
是閆老二目前見過,這個世界最大的橋。
那啥,算上這座橋,他也就見過倆。
但這並不妨礙他做出判斷。
中間的孔洞最大,也高,兩邊逐漸降低,整座橋虹臥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