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屈寧還真沒撒謊?”
“你還沒看明白嗎,分明是被告撒了謊!”
“太可氣了,明明是道德綁架不成惱羞成怒動了手,居然反咬一口,害得我差點冤枉了好人。”
“我得趕快把我朋友圈裡發的東西給刪了,這種正能量的行為得表揚才是。”
這條影片所帶來的衝擊無疑是災難性的。
對於只是看樂子的人來說,事件反轉了。
但對於從始至終一直仇視屈寧,將他視作欺壓者來說的人,無異於追了十年的愛豆塌房了,一直以為純潔善良的愛豆背地裡喝花酒開銀趴,放誰身上受得了?
這就好比我一直以來喜歡的青梅,背地裡居然叫別人主人,亦或是我視作情敵的人,到頭來卻反而是想透過我的女神來接近我。
這樣的轉折足以讓人感到崩潰。
再回頭看過去幾天自己在網上留下的評論,這些人更是覺得無地自容。
原來自己支援的人,竟反而是一切的罪魁禍首。
那麼自己這幾天的努力謾罵和詆譭又算是什麼?
有理智的人立馬聯想到了劉玖剛剛曝光的屈寧在電視臺工作的身份。
難道說...他早就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特意為此做了一檔節目來打我們的臉?
他特麼圖啥啊?
電視機前,不止一戶人家面面相覷。
“媽,你昨天是不是說這小子一看就不是個好人?”
“沒有吧,你記錯了可能,我也就是覺得再怎麼樣用這種話說一個老人也有些過分了而已。”
“你少來了,上次在公交車上被逼讓座,回家以後你罵得可比這難聽多了。”
“爸...你真勇。”
“實事求是嘛,誒?唉!你幹嘛?!”
類似的情況發生在千家萬戶。
這是一個很奇妙的現象,每當出現一個千夫所指的人時,所有人都不吝於上前踩一腳,但當這個人被洗白的時候,人們又彷彿突然想起了如何換位思考,願意為他說一句話。
劉玖的拳頭死死捏緊,指甲幾乎要嵌進了肉中。
他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旁聽席上的人們都紛紛向被告席這邊投來了質疑的目光。
楊麗華更是無比驚慌,看向楊凱:“你不是說網上絕對沒有流傳過完整的影片嗎?”
楊凱原本就驚怒交加,聽到這話更是暗道一聲不好,可想要阻止卻已經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