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其它小說>掌家小農女> 第一零八七章 小暖沒銀子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零八七章 小暖沒銀子了 (2 / 2)

一轉眼,三爺就要歸京了。小暖拉著他的衣袖,依依不捨,“再過幾日,我們去第四莊收棉花,很快就能再見了。”

三爺卻道,“你們年底之前莫進京,在此好生過日子,若是想我便去書信,我過來陪你。”

這一別,便是明年了。小暖的手一下就收緊了,她張了幾次嘴,最終只說了一句,“不要讓周瓊華去晟王府或第五莊玩兒。”

三爺笑著應了,“放心,她進不來。”

“你照顧好自己和華嬪娘娘,不要管旁人。”小暖又低聲叮囑道,“咱們明年就要成親了,莫多生枝節。”

“好。”三爺應了,“若是無牙道長或你師傅歸來,你記得給我送個信。”

小暖抬頭,不知道三爺找師祖和師傅有何要事。三爺笑道,“我要問問他們,該怎麼樣平安大吉地把你迎進府中。”

小暖臉紅了,小草一個人鬧騰也就罷了,怎三爺也作出一副他們馬上要成親的樣子,明明還有十個月零五天呢。

送走了三爺,小暖緩了一天才有精神做旁的事。今年又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頭,登州近萬畝的棉花開滿了雪白的棉花。雖然今年的棉花比去年多幾倍,但價格卻一點沒降,喜得種棉人嘴都合不攏,白天夜裡像看寶貝一樣守著棉田,守著一家人的希望。

這些棉花摘下來後,綾羅霓裳、棉坊和登州大小的織布行搶著收,農人手裡的棉花真真變成了白花花的銀子,比他們種五年糧所得的銀錢還多!百姓笑口常開,有口皆贊秦安人和文昌郡主。

登州的喜報傳進京城,建隆帝大喜,下聖旨讚揚登州知府治理有方,讚揚秦氏和小暖功德無量,並令登州附近十八州,明年每州種棉花的畝數不得少於千畝。

登州及其附近的十八州,佔了大周近三成的疆土!朝廷大力推廣棉花,可喜壞了登州的大小棉商,因為棉花的印染、紡織技術,都他們手裡。大家憋足了勁兒地鑽研織棉技術,要讓登州稱為棉布之鄉。

當然,這些人的主心骨和風向標,便是陳小暖的棉坊。因為棉布紡織的大半技術,都是由陳小暖的棉坊鑽研出來的。早在今年夏天登州各處棉花長勢喜人時,小暖已經預料到了棉花豐收時的盛況,她的棉坊不惜重金網羅天下能工巧匠愈百人,將他們安置在南山坳內,一起鑽研製棉技術。

除此之外,小暖還在登州附近的十個州內,每個州買進良田不下於兩百畝,這些棉田第一用處不是種糧賣錢,而是種棉花,供工匠們研究各地棉花的差異,尋找最合十的種棉土壤,種出最好的棉花,織出最好的棉布。

因為小暖已經預計到,三年後棉花廣為種植,棉布必將走近千家萬戶。到時各商號比的不是有沒有棉布、有多少棉布,而是誰家的棉布質量最好。小暖高瞻遠矚,未雨綢繆,圖的是三年後的優勢。

招攬工匠、買進良田、收購棉花等,樣樣需要銀子,綾羅霓裳賺得錢如流水一般從庫房裡流出去,小暖毫不心疼,只想著怎樣才能平衡收支,不要斷了綾羅霓裳的資金鍊,引致風險。

她不心疼花出去的銀子,秦氏也由著小暖折騰,但有人著急。

這日,李嬤嬤跑到秦氏面前,很是焦急地道,“夫人,奴婢和王姐姐在登州相中了一個玉屏風,只需兩百兩銀子,但管家卻跟奴婢說,咱們莊子的賬上沒現銀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