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全面戰爭之伐清> 第三百六十三章 遼陽之戰(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六十三章 遼陽之戰(上) (1 / 2)

十月三十,兩軍於遼陽城北擺開陣勢。

清軍一方由安郡王愛新覺羅·嶽樂進行指揮,他沒有將全部的軍力都壓上去,整整七萬戰兵,若是全部壓上去,戰團將會變得極為擁擠,因此他決定將軍隊分為三個部分,從兩個方向發起進攻,留下一部作為預備隊。

考慮到戰場兇險,他一開始還聯合隨駕出征的滿漢大臣勸諫皇帝,希望皇帝能夠到太子河對岸的王大人屯躲避兵鋒,等候前線捷報即可。

但順治皇帝還保留著一番少年心性,他拒絕了大臣們的勸諫,堅持和聖駕龍旗一同站在軍陣後方督戰,美其名曰皇帝親至,三軍將士自然會誓死報效。

嶽樂無奈,只好預設皇帝一同進入戰場,他將上三旗分為三個部分,鑲皇旗留在軍中,護衛聖駕,正皇旗與正柏旗分別從北、西兩個方向攻打遼陽城外的夏軍營地。

漢人包衣、漢軍旗和女真各部戰兵將一同投入進攻,驍勇善戰的索倫兵將留在後面,若是前者進攻失利,索倫兵將與最為精銳的鑲皇旗一同投入進攻,爭取能夠一舉撕碎夏軍戰線。

在嶽樂的部署下,清軍很快分為三個部分,由徵南將軍赫舍裡·索額圖與固山額真伊爾德率領正皇旗與兩千女真兵、一萬漢人包衣、四千漢軍旗從北面攻打夏軍戰線。

正柏旗由內大臣瓜爾佳·卓布泰與固山額真覺羅巴納哈統領,率領正柏旗本部兵馬及三千女真兵、一萬漢人包衣、五千漢軍旗從西面攻打夏軍營地。

剩餘兵馬留守本陣,等候嶽樂軍令。

只可惜遼陽城被夏軍包圍得水洩不通,有如鐵桶一般,清軍斥候無法穿過夏軍營地進入遼陽,不然的話,還能提前與城內的清軍商議好,在兩軍開戰之際從城內突圍,兩面夾擊夏軍。

不過,以濟度和多尼的能力,嶽樂不認為他們會一味的固守城內而不敢主動出擊,等城外大戰,城內清軍定然會主動突圍的。

下午接近申時,戰鬥打響之前,順治皇帝親自巡視軍陣,他頒佈聖喻,言軍中將士不論高低,凡斬殺敵兵皆有封賞。

聖喻又言,漢人包衣殺敵一人,赦免奴身,殺敵二人,賜田畝,殺敵三人,入漢軍旗。

聖喻頒佈後,軍中三萬漢人包衣皆高呼萬歲,戰意昂然,滿洲旗兵雖然認為這有損他們利益,但皇帝及時安撫他們,只要擊潰夏軍,他們將會得到更大的嘉獎。

伴隨著低沉悠遠的號角聲,高舉五顏六色戰旗的清軍緩緩向夏軍營地逼近,清軍以盾車在前,刀盾手一同結陣前行,鳥銃手摻雜其中,靠盾車與刀盾手掩護脆弱的鳥銃手靠近敵陣,隨後與敵軍交火。

在軍陣兩側,一門門火炮也在包衣奴的合力推動下向前移動,這些火炮在到達預定位置後便被停止移動,在原地架設火炮,裝填炮彈,向對面的夏軍陣地打響了第一炮。

隆隆隆——

如平地驚雷般的炮聲響過,一枚枚黑色彈丸呼嘯著砸向夏軍陣地,但多數只是砸在地上,揚起一片塵土,只有寥寥無幾的炮彈命中那單薄的木柵欄,將木柵欄轟塌,木屑橫飛。

炮聲響過後,遼陽城內的濟度和多尼匆忙跑上城頭,向炮聲響起的方向眺望過去,因為夏軍營地與遼陽府城相距甚遠,清廷大軍又在更遠的方向,所以遼陽守軍並不能第一時間發覺戰鬥打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