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濛池南部重鎮克孜勒奧達到希瓦城需要繞過廣闊的克孜勒庫姆沙漠,這片沙漠曾經吞噬了多少旅人和商隊,在沒有經驗豐富的嚮導和充足的輜重的情況下,貿然進入沙漠就只有死路一條。
即便是夏軍也同樣對這片沙漠敬而遠之,沐天波寧願選擇穩妥一點的計劃,繞過克孜勒庫姆沙漠從其西部同樣荒蕪的戈壁穿過,一直抵達阿姆河流域,也不願意為了趕時間
而出現許多非戰時死亡。
因為夏軍並沒有特意掩蓋出兵的動作,所以希瓦和波斯人的聯軍很快就獲得了這一情報,當然,他們知道的時候已經是夏軍自克孜勒奧達出征的半個多月以後了。
武安十七年正月廿二日,希瓦城北夏軍營地,夏軍第四旅仍然在堅守。憶
副參將常萬勇的犧牲雖然沒能摧毀大部分敵人的重武器,但他們成功燒燬了許多扭力投石機和弩炮,減輕了夏軍的防守壓力。
在第二天,盛怒之下的波斯聯軍向夏軍營地發起猛烈攻勢,他們的火炮、投石機與弩炮令木牆多處被轟塌,聯軍步兵隨即如潮水般從缺口湧入營地,與夏軍展開廝殺。
在這種時候,夏軍一直藏著的火炮終於派上用場,在那如天女散花一般的葡萄彈的炮擊之下,聯軍步兵損失慘重,木牆缺口就如同人間煉獄一般,血流成河,橫屍遍野。
在12磅步兵炮的協助防守下,夏軍雖然壓力仍然巨大,但是在面對聯軍的猛攻時也算是有反制的措施了,聯軍幾次猛攻都被12磅步兵炮的近距離霰彈轟擊擊潰,在那並不堅固的木牆內外,聯軍折損了數千條人命。
數千條人命的震懾下,即便是波斯統帥法蒂爾也有些膽寒了,他拒絕了希瓦蘇丹的催促進攻,決定改變戰術,對夏軍進行長期圍困,不再浪費兵力投入猛攻。
這也剛好如了夏軍的意,第四旅在防禦敵人的幾次猛攻中也損失頗多,更是有兩門火炮剛好被從天而降的巨石摧毀,營中儲備的火藥消耗殆盡,只保留了能夠讓火炮發射的部分,步兵只能以冷兵器迎敵。
即便如此,夏軍將士們仍然保持著高昂的戰意,而那些被敵人轟塌的木牆缺口,他們直接將小山一般的敵人屍體堆起來,堵住缺口,並在上面澆水,讓嚴寒下迅速凍結的水成為凝固劑,使屍山成為一道堅固的血肉城牆。憶
言歸正傳,在得知夏軍正在往希瓦城趕來的路上後,波斯軍隊統帥諾夫特·阿米·法蒂爾第一時間衝進希瓦蘇丹的宮殿內,向蘇丹詢問起希瓦汗國的應對舉措。
第四旅的堅韌讓法蒂爾對夏軍充滿了畏懼,他認為這樣的軍隊不是他們兩國能夠對付的,在兵力極端劣勢的情況下都能堅守下來,還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這要是放在兵力差距更少的野戰中,他們兩國的聯軍極有可能被夏軍正面擊潰。
因此,法蒂爾在得知訊息後,他雖然沒有直接說出來,但他的心中已經有了個想法——那便是逃!
呸,應該說是戰略轉進!
繼續留在希瓦城外,一旦夏軍主力打過來,兩軍交戰,他的下場十有八九是死路一條,可要是撤回國內,他還能利用國內複雜的地形和國民的支援抵抗夏軍。
至於希瓦人……和他有什麼關係?
面對法蒂爾的詢問,希瓦蘇丹阿努沙一下子也慌了神,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是知道夏軍肯定會打過來的,但沒想到夏軍的動作會那麼快,而他們甚至連眼前的這股夏軍都沒吃掉。憶
一開始的計劃到現在這種情況完全被推翻了,事實證明他們不是夏軍的對手,但他也沒有了退路——以卑鄙手段殺死夏軍高層,這個行為足以讓夏軍將他千刀萬剮了,他要是落到夏軍手中,直接被砍頭都算是最好的死法了。
因此,阿努沙蘇丹回過神以後,馬上就確定了下來,他一定不能向夏軍投降,他只有唯一一個選擇,那便是繼續與夏軍開戰,藉助波斯人的力量負隅頑抗。
在確定了想法後,阿努沙蘇丹當即對前來詢問的法蒂爾說道:「法蒂爾將軍,夏軍來勢洶洶,我們必須要通力協作才能應對這場危機,我認為城外的夏軍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必須要趕在夏軍主力到來之前,將他們消滅,否則他們很有
可能會與夏軍主力裡應外合,在外面與夏軍主力交戰的時候從營地內殺出威脅我們的後方。」
「我同意您的看法,蘇丹。」法蒂爾點了點頭,同意了蘇丹的看法,但他並沒有那個信心能夠消滅城外的夏軍,他更偏向於向南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