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征服額爾多斯各旗的同時,宣大督師李來亨也不甘示弱。
他在接到朝廷的軍令後,便率領麾下第四鎮出兵關外,北擊蒙古察哈爾部,察哈爾親王孛兒只斤·布林尼是林丹汗之孫,他繼承了祖父對清廷的仇恨,一直不願屈居於清廷的控制之下,在清廷勢力退出蒙古高原後,他率先率領察哈爾左翼四旗自立,並逐漸掌控整個察哈爾部。
而在夏軍出長城,進入草原後,布林尼深知察哈爾部並非新興的漢人帝國的對手,他率部向李來亨遞交降表,表示臣服。
李來亨自然是接受了布林尼的臣服,他隨即以宣大督師的名義命令布林尼動員察哈爾部的戰兵,與他一同攻打原昭烏達盟的巴林部與敖漢部。
巴林部暫且不提,敖漢部歷代與滿清皇室聯姻,是對清廷最為忠誠的蒙古部族,在清廷撤出蒙古高原後,敖漢部仍然保持著與清廷的聯絡。
在夏軍攻入盛京地方之時,敖漢部原先準備派兵馳援清廷,但因為爭奪草場而與巴林部爆發戰爭,只能將精力都放在對抗巴林部的戰鬥之中。
對於李來亨的命令,布林尼並沒有反對,他野心勃勃想要為昔日慘死他鄉的祖父報仇,征討背叛了林丹汗的敖漢部,集結察哈爾部數千蒙古騎兵與李來亨向東而去。
面對來勢洶洶的夏軍與察哈爾部的聯軍,首當其衝的克什克騰部首領索諾木自知無法抵抗,向夏軍臣服,夏軍隨即進入原昭烏達盟的範圍內。
夏軍來襲的訊息很快就傳遍整個草原,正在與敖漢部作戰的巴林部果斷選擇派人向夏軍遞交降表,表示願意尊夏朝皇帝為草原上的大汗,併為皇帝征討忠於滿清的敖漢部。
李來亨自然是欣然接受,他命巴林部繼續與敖漢部交戰,同時傳令各部,命其限期歸順,各部畏懼夏軍兵鋒,紛紛上表歸附,只有敖漢部選擇負隅頑抗。
十日後,李來亨指揮第四鎮與蒙古各部聯軍圍剿敖漢部,敖漢部拼死抵抗,最終被夏軍全殲於哈爾紀河河畔,敖漢部男丁幾乎全員戰死,血染哈爾紀河。
此戰過後,原昭烏達盟各部悉數歸附夏朝,敖漢部被滅族的訊息很快傳開,令那些還未歸附的蒙古各部心生恐懼。
十一月中旬,原卓索圖盟的喀喇沁部與土默特部先後向夏朝臣服,至此,蒙古三盟歸附朝廷,盟內各部的首領先後啟程,攜帶大量的貢品與駿馬牛羊向江寧南下,朝見夏朝皇帝。
當清廷得知蒙古各部歸順夏朝後,順治皇帝大為肝火,他怒罵蒙古人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辜負了朝廷對他們的恩惠,並因為英勇戰死的敖漢部上下感到悲痛,下令追封敖漢部首領,厚賞敖漢部嫁過來的女子。
蒙古各部的背叛無疑讓威望本就日益衰敗的清廷更加雪上加霜,順治皇帝開始擔心這個訊息會不會導致東北的女真各部有樣學樣,跟著背離朝廷。
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皇帝只能派遣官員北上巡視,恩威並施鞏固女真各部對朝廷的忠誠。
這個擔心一直到十二月中旬,朝鮮總督鰲拜率領駐朝大軍班師回朝才終於暫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