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來了!快跑!快跑啊!」
發起夜襲的蒙古騎兵直到衝到營地前才終於被混戰中的清軍發現,自以為是響應王師起事的綠營兵們紛紛上前想要和他們匯合。
但等到蒙古騎兵衝入營地,不分青紅皂白的對靠過來的綠營兵展開殺戮,那些沒有弄清楚形勢的綠營兵才終於反過來。
一切都晚了,蒙古騎兵如摧枯拉朽之勢衝入營地之中,將任何阻擋在他們衝鋒路線上的綠營兵都踐踏在馬蹄之下,毫無心理準備的綠營兵頓時被殺得鬼哭狼嚎,哭爹喊娘,一個個叫喊著四散而逃。
蒙古騎兵衝入這無人防守的營地簡直是直入無人之境,所到之處綠營兵皆四散而逃,他們這時候哪裡還顧得上劉忠承諾的銀兩和大屁股娘們啊,只想著能夠保住自己的一條小命。
等劉忠知道明軍背刺自己的時候,蒙古騎兵已經殺穿了大半個營地,他這才後悔不迭,埋怨自己為什麼不提前和明軍商量好,他一邊組織人馬繼續圍攻剩餘的還在負隅頑抗的蒙古人,一邊派人向營地內肆虐的明軍求饒。
混亂一直持續到半夜才終於結束,隨著大量明軍步卒進入營地並控制住那些投降的綠營兵以後,滿臉狼狽的劉忠直接被帶到了蘇辭面前。
他滿臉委屈地看著蘇辭,就好像蘇辭對他做了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一樣,蘇辭一開始還摸不著頭腦,直到身上多處血漬的查干巴拉將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告訴了他,他才恍然大悟。
感情原來是自己一不小心壞了人家的好事,難怪他會用這種眼神看著自己。
不過蘇辭並沒有因此而生起愧疚的心思,他沒有理會劉忠的表情,命人將其看押起來,收編一同投降的綠營兵,值得一提的是,等明軍掌控局勢的時候,被圍攻的蒙古人大多被屠殺,只剩下寥寥不過五十人還倖免於難,但他們的身上都傷痕累累,多人重傷,眼看著就活不過第二天了。
這些蒙古人查干巴拉並不認識,他也沒興趣「救他們於水火之中」,草原上蒙古各部族仇怨頗深,他才不會對自己部族外的陌生人有什麼憐憫。
因此,在查干巴拉他們沒有插手的情況下,那些跟著被俘虜的蒙古人在經過簡單的包紮後就被跟著關押起來,以後的命運極有可能是和部分俘虜一樣被送進礦洞裡面當苦力了。
除了蒙古旗軍外,跟隨攻打燕翅山的漢軍旗也同樣遭到了攻打,但這些漢軍腦子很是活絡,在遭到攻打以後就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劉忠的隊伍,因此他們並沒有遭到太大的損失,大多數人都活著成為了明軍的俘虜。
……
第二天,蘇辭親自坐鎮看押數量龐大的清軍戰俘,派蒙古騎兵靠近濟南城檢視敵情,他沒有隱藏行蹤的想法——洪承疇與劉忠先後全軍覆沒,濟南已成為孤城,守軍只要是聰明點就懂得主動開城投降,因此隱藏行蹤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不過蘇辭的動作顯然慢了一步,等查干巴拉率領蒙古騎兵殺到濟南城下之時,城頭上不知何時已經換上了明軍的旗幟,城頭上的守軍發現了這支打著友軍旗號的騎兵,並認出了查干巴拉這個軍中唯一的異族將佐,為他開啟了城門。
等蒙古騎兵入城後,查干巴拉經過一番詢問,才終於知道了這裡發生了什麼,原來張煌言在接受了張勇的投降後馬不停蹄趕往濟南城,先前與洪承疇決裂擅自撤往濟南的滿洲旗兵早在得知洪承疇全軍覆沒的噩耗後就先一步棄城北逃,留下的守協參將見明軍兵臨城下,想都沒想就果斷選擇了開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