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全面戰爭之伐清> 第二百九十二章 北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二章 北方 (1 / 2)

孫可望的敗亡讓全天下都為之震動,北邊的清廷和吳三桂也都感到了濃濃的危機感。

尤其是正在與張煌言交戰的洪承疇,他心中非常清楚,以那位楚王的性格,在平定南方最後的威脅以後,一定會再次同大清開戰,在不久的將來,他要應對的可不僅僅是眼前的張煌言,很有可能是楚軍的主力大軍。

集結了整個南方半壁江山力量的楚軍,那將會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如果說清廷實力尚存,滿蒙漢各族齊心協力,各省不再叛亂,洪承疇或許還有把握與楚軍交手,但眼下清廷大廈將傾,蒙古人與漢人同滿人離心離德,各省深陷農民起義的汪洋大海之中。

洪承疇心裡清楚,大清已經沒救了,他也沒救了。

以那位楚王的性格來說,他肯定不會接受自己這位曾經的大明薊遼總督、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的,他一旦落入楚軍手中,一刀斬首都算是好的了,最有可能的還是被千刀萬剮。

正是因為沒有了退路,洪承疇才會決定死心塌地的追隨大清,為大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調集所有能夠調動的清軍防備南方。

洪承疇尚且如此緊張,吳三桂更是不遑多讓,他看著孫可望倉皇逃到緬甸去在南蠻中稱霸,並不覺得好笑,楚軍逐漸強大,他的地盤還是這一畝三分地,要錢沒錢要人口沒人口,等楚軍打過來了,他多半也要跟著跑路。

吳三桂自然是捨不得離開繁華的漢地的,既然單打獨鬥無法與蘇言抗衡,吳三桂想到了與清廷聯合一同對抗蘇言這一個辦法。

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蘇言勢大,他和清廷各自都無法對抗蘇言,那麼暫時放下仇恨,攜手合作,就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了。

隨即,在外人看不到的暗地裡,吳三桂開始派遣自己的親信攜帶自己的親筆書信前去清廷控制區,希望能夠與洪承疇聯手。

……

與此同時,濟南城以南數里外的一座早已人去樓空的村莊內,此時已經成為了楚軍的大營。

兵部尚書張煌言滿臉憂愁地看著被攤開鋪在桌面上的軍事地圖,上面標記了許多處敵我雙方的兵力駐紮點,若是從地圖來看,數里眾多的清軍已經將他們半包圍了起來,只留下了南撤的道路。

這一切都是洪承疇的手筆,洪承疇雖然人品敗壞,但不得不承認,能夠受到崇禎皇帝重任擔任薊遼督師,後面又被順治皇帝看重,洪承疇自身的能力的確有可以稱道的地方。

為了對付張煌言,他將大部分兵馬都調了過來,導致河南和北直隸空虛,前者除了幾座重要的府城外,大部分城池都落入了反清義軍的手中,後者因為地處京畿重地,雖然兵力空虛但明面上還是風平浪靜。

洪承疇的全力阻止讓張煌言的兵鋒硬生生被堵在了這裡,他只能遠遠看著濟南府那高大的若隱若現的城頭而無法再前進半分。

“尚書大人,監國殿下的人來了。”

就在這時,張煌言的親信突然從外面走了進來,對著張煌言說道,後者一聽是南京來的,連忙讓他將人請進來。

穿著官服的使者走進來以後,先是對張煌言行禮作揖,恭敬地說道:“尚書大人,下官奉監國之命,特來向您傳達新詔令。”

“請說。”張煌言強打起精神,說道。

那使者輕咳一聲,從袖子裡掏出一份卷軸,清了清嗓子,將裡面的內容宣讀了一遍,其大意是讓張煌言暫時撤軍,無需繼續與洪承疇對峙,等候戰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