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出了什麼問題?”
這個人“壓低”聲音:“小聲點,這是才子宴,不要被人聽了去,順天府拿咱們打板子。”
傳播謠言,可是要被順天府打板子的。
這是規矩。
“嗨。”
這個人反而不怕了,嚷嚷起來:“怕啥,現在大街小巷都在說,咱們說一說怎麼了?不就是才子宴上,內閣首輔揚大人,內閣次輔朱大人與北靜王爺,感慨國庫空虛,意欲以參加才子宴的才子們手中,每一張詩稿一千兩的銀子,捐給國庫?”
這個人“大膽”起來:“大家都在說,咱也不怕,這不,北平王爺作保,這件事情還能有假?”
“北平王爺?”
這個人也“不怕”了:“北平王爺可是咱們大晉英雄,且從來不會欺負平頭老百姓,有北平王爺作保,這件事情出不了錯,快說說,後面呢?”
這麼一說,茶樓中的人,一個個豎起耳朵。
北平郡王在勳貴圈子,在官宦圈子,被人恨得牙癢癢,一旦提起就會破口大罵。
但是,在普通百姓心裡,這個從未欺負過百姓的王爺,是很值得他們尊敬的。
甚至,當真有人,透過關係,要把自家姑娘送到王府...
至於目的,不言而喻。
“嘖嘖,北平王爺先是讚歎他們高風亮節,忠心許國,建議先給寒門子弟,貧窮考生每人報銷往返路費,剩餘全部上繳國庫,朝廷拿銀子,修繕各地府學...”
“好人吶...這堪比聖人啊。”
人們感慨著,於是感慨到了剛剛處理了家門不幸,要去教坊司的朱全忠耳朵裡。
朱全忠滿臉迷茫:“我不在這段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發生了什麼,家裡的事情,朱全忠本身就因為羞憤,因為怒火,而理智都快被衝散,此時還不能精準的把握住這件事情的核心。
下一刻,朱全忠恍然而悟。
“肏嫩釀啊!”
老夫沒銀子啊,你們有銀子可以騷包,我拿不出來哇!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