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就知道她會這麼問,隨後他想了想也決定給他們說一下原因。
畢竟,接下來大家還要一起活動。
於是,張秋便點頭道:“三言兩語說不清楚,這裡面涉及到的東西很多。你們可能聽過北新橋的鎖龍井,但實際上那並不是唯一的。”
“根據歷史記載鎖龍井有兩個傳聞,第一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用來鎖住蛟龍的。但真實的原因,實際上鎖龍井是為了賑濟發生旱災的災區,用途和糧倉一樣。”
“所以國內分佈著許多的鎖龍井,而在這其中最出名的有四座,分別位於北首市的北新橋、南京倉巷以及焦作和江西的萬壽宮。”
說道這裡,張秋回憶了幾秒,然後接著說道:“至於說為什麼我會挑選這裡,是因為這四座鎖龍井的前兩者,實際上都是明代皇帝親自下令鑄造的。所以,我猜測非常有可能和大明寶藏有關。”
一邊說著,張秋他們已經離開了有房屋的區域,來到了郊區範圍。
與此同時,張映雪也忍不住問道:“可是,鎖龍井那又和大明寶藏有什麼關係?”
張秋沒急著回答,而是觀察了一下。
結果發現,他們不知不覺間已經能看到遠處的鎖龍井地標了。
看到目標近在眼前,張秋這才繼續解釋道:“你別不信,我是說真的。不過,至於說大明寶藏怎麼在這裡,是因為咱們在故宮下面沒發現大明的寶藏。”
“那也就是說,大明寶藏根本不在故宮地下。可歷史上記載朱棣明明搜刮了大量的國駑,而寶藏不在故宮下面那肯定就另有他處。而真正讓我確定的原因,是因為我發現了這個...”
說話間,張秋直接從揹包裡取出了之前被他找到的竹簡。
然後,放在了眾人眼前接著說道:“你們看到了吧,這個是我之前檢查永樂大典的時候找到的,真正的線索早就被藏在永樂大典裡了。”
聞言,在場的眾人連忙看了過去。
“這是你在永樂大典裡找到的?”而劉教授更是驚訝,他們以前竟然沒發現。
“我也是碰巧...”
對此,張秋搖頭道:“這上面的三個字就是鎖龍井,所以我對此進行了大膽的推測,有沒有可能是真正的大明寶藏,有五成的可能,就在鎖龍井!”
可聽到張秋的話後,張映雪卻反問道:“可是哥,照你這麼說就算你猜的是對的,可竹簡上不是隻刻了鎖龍井三個字嗎?”
此刻,楊淑柔也反問道:“對啊!這麼說的話,寶藏在北新橋的鎖龍井不是更有可能嗎?”
聽到她倆的詢問,張秋搖搖頭解釋道:“這沒什麼奇怪的,我之前對北新橋的鎖龍井進行了詳細的偵查。結果我發現,那座鎖龍井雖然是在北首市,可地理位置卻太特殊,附近非常繁華。”
“也就是說,這數百年來不知道經歷過多少次地基勘探。而且,附近的文物局也對它進行過不知多少次的考古偵查。要是真有什麼寶藏估計早就被發現了,而沒有發現的話那無疑就是證明,真正的寶藏不在那。”
“並且,根據文獻上的記載,永樂寶藏是明成祖朱棣登基後就立即埋下的。在時間線上,他那時還根本沒遷都到順天府,也就是現在的北首市。而在他遷都之前,明朝的首都實際上是應天府,也就是現在的南京。”
說到這裡張秋頓了頓,然後接著說道:“所以我猜測,大清根本沒找到明代的永樂寶藏,或者說是找到了地址卻沒來得及開挖。而歸結的原因,就是因為永樂寶藏實際上是埋藏在南京。”
“恰巧的是竹簡上的刻字就是鎖龍井,而南京也有關於明朝留下的鎖龍井遺址,所以我認為咱們必須要來這裡想試試運氣。”
“來到這裡之後,我發現這裡和我想的一樣。鎖龍井的地理位置非常偏遠,並不像是北新橋的鎖龍井一樣受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