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想著,張秋幾人順著甬道一路往前走。
這條路就是當年清兵的練兵校場,是當年的八旗軍用來跑馬練兵的,佔地面積有幾十公頃。
往前走要過兩道門,才能抵達太和殿的門口。
加起來,光是一個跑馬場的面積就至少有幾百公頃。
在他們的兩側,還有數之不盡的大小宮殿,粗算之下都至少有七十多座,大小九千多間屋子。
建築面積,至少在十萬平米以上。
一時間,張秋幾人遠遠地往前眺望了一眼,只見甬道盡頭大開的內城門裡,似乎隱約還能看到一些建築。
看上去,這似乎只是故宮的飛簷一角。
過了內城門,他們還要繼續往前走才能看到太和殿,而在他們右側則是通往保和殿的路,左側是中和殿。
這些統稱為三大殿,光是一個太和殿的建築面積就至少有三萬多平方米左右。
至於宮殿後面,那裡是乾清宮等三宮居所,也就是現在統稱的後宮。
所有建築疊加起來,至少有七十二萬平方米。
想到這,張秋也是不得不感嘆起來。
試想一下,在如此龐大的建築群裡,要想尋找到不足一米寬的地宮入口,那幾乎就是海底撈針。
難道考古局的人沒發現絲毫的蛛絲馬跡。
想到這,張秋看了眼時間,從現在的他們所處的位置來看,想要抵達太和殿至少還要半小時路程。
趁著這個時間,張秋便給其他幾人解釋道:“看到了吧,難怪從來沒有人找到過那個地宮。咱們眼前光是這座故宮就非常龐大,不過只要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咱們應該就能發現什麼。”
“故宮雖然已經是建成的格局,但這裡的風水依舊儲存的非常完好。而且,慈禧那老傢伙為了建造那個地宮不惜耗費那麼多心血,所以她不可能挑選一個風水差的地方。”
“只要咱們能找到相關的風水,那就有辦法...”
說著,張秋看了眼身邊的幾人。
沒錯。
這次他之所以有足夠的信心,是因為除了那些歷史資料之外,還有就是身邊這群人。
陳長生和楊淑柔他們這些南派的人,最擅長尋找線索,聽聲辨位。
還有胡勝男他們,配合之下尋龍訣的作用更大。
封道祁這次也來了,而且他還特意帶來了一部分他們封家的棺山盜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