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當了皇后,皇上轉頭迷戀一個長得有點像方柔的宮妃,她讓那個宮妃失寵,讓那個賤人夜夜哀嚎,想象是方柔在哀嚎,心裡才痛快一點。
皇上封她為後,是因為她和方柔是“好朋友”,能從她嘴裡聽到方柔的事。
她壓著噁心,卻要裝出一副好姐妹一樣,說方柔各種好。
有一次她試著說了方柔一句不好,丈夫惡狠狠盯著她。
終於等到丈夫嚥氣,她在丈夫耳邊說方柔和明慧愛戀,明慧為了方柔念一輩子經。
可是丈夫微笑,說是他放他的方柔和他的兄弟當神仙眷侶。
又厭惡的看著她說,讓你替了方柔進宮,天天說方柔。
丈夫說,讓你痛苦的活著。
太皇太后大病一場,她以為她贏了,卻還是輸給了方柔。
之後,她恨和丈夫生的孩子,可是自己生的親兒子不聽她的,孫子更是不聽。
太皇太后偏偏就要做一些事,就要做讓他們看中的江山社稷千蒼百孔的事。
別以為他們不聽她的,她就做不了,她就動彈不了?
方家池家只不過是她用來和兒子兒子孫子對抗的。
她這一輩子最恨的就是掌控不了別人,想得到的得不到。
皇后、太后、太皇太后,這至高榮耀的榮譽對她來說有什麼用?
她寧願和明慧去遙遠的地方,一個種地一個織布,生兒育女,飴含抱孫。
她肯定一輩子連個雞都不會傷害。
她羨慕方柔,嫉妒方柔,更恨方柔。
方柔就是就是死了,明慧一輩子對他念念不忘,而她嫁的男人為了報復她,把她拴在宮中受煎熬。
她知道今年明慧為什麼返京,方柔曾經說過,等明慧六十六歲的時候,他們回京,去看去香山的紅葉。
所以明慧回京,獨自一人站在香山山坡上。
太皇太后暗暗磨牙,她得不到的,誰都得不到。
池家那個小媳婦是九華的心頭肉,那也讓九華心疼心疼吧。
太皇太后掃了一眼門口立著的嬤嬤,跟著她的宮人,全是她挑選的,孃家靠她們補貼,她說了她死她們跟著,她活銀子少不了她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