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淵為這兩百位新成員主持著入會儀式,感受到他們發自內心狂熱而虔誠的眼神,心中也是感慨。
他們的心性都是無需懷疑的,因為在正式入會前,他們就已經或明或暗的經過了多重審查。在他們還沒有真正接觸到炎黃之劍的核心機密之前,他們的心性傾向就已經被摸透了,若有偏離者,要麼加以引導糾正,要麼就會排除在正式入會名單之外。
所以,他們能夠第三批入選加入炎黃之劍,各方面都是無可挑剔的。因利益也好,因信仰也罷,他們都已經心甘情願的與炎黃之劍繫結在了一起,休慼與共。
原本兩次入會的正式成員加起來也才七十五位,而且,當時炎黃之劍也正在初期打基礎的階段,他的參與度也比較深,對他們所有人都非常瞭解,第一批的老成員就不說了,全都是最初期的創業夥伴,沒有不熟悉的道理,即便是第二批入會的成員,他也都非常的瞭解。
可現在面對第三批兩百位新入會的成員們,有一大半都是非常陌生的。
這是組織發展的必然趨勢,再加上他本身也逐漸淡化了對具體事務的過問,只從大局上把握其方向,所以,炎黃之劍成立的時間雖短,可在後入會的成員中,“莫會長”已逐漸變成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說符號。不僅僅是他,許多老成員也在逐漸淡化自己的存在感,功成身退,退居幕後。
莫淵之前也曾猶豫過,這樣的做法到底是不是合適。不過,這次中都訪問考察了一圈回來,他心中反倒更堅定了這種做法。
雖說他依然不認同“力量就是一切、一切為了力量”這種觀念,但同樣必須正視,現在這世道畢竟和舊曆時代不同,這是一個修行的時代,偉力可集於一身,當強弱的差距達到根本無法用數量彌補的時候,作為一個組織的領袖,事必躬親反而落入下乘,始終保持力量上的強勢,作為一股震懾性的力量存在,反而更有利。
至於因此必然造成的與底層人員的脫節,被神秘化,被符號化,那也是不得不為了。
無論是臺上眾多的入會者還是臺下的觀禮者,都是炎黃之劍的核心成員,有許多還是從紫塞城秘密過來的,都有著事務在身,入會儀式完畢,總部也沒有挽留的意思,在專人的安排之下陸陸續續的分散離開了。
緊接著就召開了一次高層會議。
涉及到眾多的人事調整,職務安排。
莫淵只是坐在位置上旁聽著,沒有插話的意思。
不需要他再說什麼,最初還需要攙扶著走路,強調一切制度化,流程化,規範化,最初還有點點過家家鬧著玩的草臺班子的味道,而現在,各方面都確實進入了正軌。
除非是戰略性的調整改變,他只需要安靜的在一旁看著就好。
當一切梳理完成,炎黃之劍隨著兩百位新成員的加入再次完成了適應性調整,為新一輪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羅紅英看向莫淵道:“會長,隨著炎黃之劍的進一步發展,我們發現之前定下的一些規程也有一些不合時宜地方,想要做些調整。”
莫淵好奇問道:“哪些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