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以強悍的精神力和他對水的特殊親和感知能力,尋找到存在於地底的暗河——無論是雁峪關還是紫塞城,要供養數百上千萬的人口,選址之初,這些都是必會考慮的因素。
然後,莫淵便化水為刃,快速旋轉形成最鋒利的水刀,生生在大地之中割出一條管道,再控制地底暗河中的水流攪拌,將管道中填充滿的泥土和岩石攪磨成泥漿石漿,注入地底暗河之中,處理得乾乾淨淨。
然後以同樣的辦法在地底開闢出一個空間來,速度也並不慢。
莫淵以此法開闢出一個足夠使用的空間就停手了,少量的泥漿石漿注入地底暗河之中,可以靠更大量的暗河徑流稀釋淨化,可若長期往暗河中偷偷排放這些泥漿石漿,就會真正影響地底暗河的水質,若是其他處從暗河取水的深井水塔發現地底水質變得渾濁不堪,紫塞城中的高層必會驚動,說不定就連那幾位武道宗師都會坐不住,這畢竟是一座城市最基礎的根基,從滿城平民到所有武者,都離不了的東西。
這自然不是莫淵想要看到的。
韓鷂等人進入這個地下空間,入眼看到的就是正中間石臺上擺放著的一尊青銅小鼎。
這段時間,莫淵主要的精力就在搗鼓此事。
開闢出這個地下空間只用了兩天時間,弄這個青銅小鼎卻廢了他足足八天時間。
按理說,奇鼎分身已經鑄造完畢,又與莫淵心神相連,只需要念頭一動就可以啟動起吸納提煉人道之氣的功能。
在雁峪關中他敢這麼做,在紫塞城中這麼做就有點嫌麻煩不夠多了。
紫塞城中,單是明面上的宗師就有三位,暗中是不是還有更多更是不得而知,凝結出靈魂體的莫淵很清楚這個狀態的自己精神感知能力是多麼的敏銳,即便平常依然感知不到人道之氣的存在,可一旦人道之氣出現劇烈波動變化,那是一定能夠發現端倪的。
所以,為了避免被紫塞城中的宗師們感知到異常,單是這個開啟的動作他硬生生從“一瞬間”延緩到八天。
哪怕他自己近在咫尺之地,整個過程中幾乎都完全沒有感受到人道之氣的變動,這樣的變化,擴散到全城,那就真的是微乎其微了。
就如一池子的水,若是突然給它開個孔,水面甚至有可能形成一個漩渦,可若慢慢一點點的從無到有把這個小孔捅開,動靜就會很小了。
另外,透過之前在雁峪關中持續幾個月的觀察體悟,莫淵對人道之氣的認識也更深了一些。
人道之氣如水,可性質畢竟和水有著不同。
奇鼎分身隨時隨地都在吸收人道之氣,可無論是雁峪關之中,還是飛魚島上,人道之氣的量並卻從來沒有減少。
人道之氣是一個區域之內人的“總質”與“總量”的具體呈現,這個兩個因素定死了人道之氣的上限,可只要這兩個因素不變,人道之氣似乎從來不會減少,又或者它的減少被源源不斷的新生人道之氣第一時間填補彌平了。
所以,奇鼎分身除了剛一出現之時帶來的對人道之氣的擾動之外,等其穩定下來,人道之氣不會呈現出一點異常來。
這樣一想,莫淵又覺得人道之氣有點類似於某種火焰。人就是產生這種特殊之焰的柴薪,只要柴薪的數量一定,那其能夠形成特殊之焰也是一定的,不會變多也不會變少。
因為這就是其能夠燃燒形成的上限,那超出的部分,已經以熱量或者其他的形式揮發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