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聽後不以為然,認為此種痛法不足為懼。
關羽讓關平備下酒,叫馬良陪他對弈。
一邊喝酒下棋,一邊讓華佗實施手術。
關羽的右臂鮮血淋漓,臉上虛汗淋漓,手中的棋子掉了下去。
但仍咬牙不出聲,只將掉落的棋子拾起,繼續下棋。
華佗刮骨,關羽喝酒。
一壺酒還沒喝完,華佗已經將藥敷好包紮上了。
當手術完成,關羽設宴款待華佗。
但華佗不受,只留下一帖藥劑後辭別而去。
華佗給關羽刮骨療傷後,一直在想用什麼辦法可以讓人不感覺疼痛。
一天有個朋友從泰山下來,和華佗說起自己在路上因口渴難忍,摘吃了一種紅色的草果子。
吃下之後渾身麻木,迷迷糊糊地就睡著了。
等醒過來,發現已經半夜了。
華佗一聽,如果讓病人吃了這種草果子,就能忘了疼痛。
打聽清楚草果子長的地方、顏色形狀後,華佗第二天就準備出發。
臨走時,華佗八歲的沸兒非要跟著一起去。
拗不過沸兒,華佗只好將他帶上。
找到果子,華佗打算自己親身試一試。
可正當華佗準備吃的時候,沸兒要先試吃。
沸兒年紀小,要是吃了醒不過來,華佗還能抱下山去。
沸兒吃下第一個果子,嘴上沒有麻木的感覺。
華佗又遞了一個,吃完後沸兒還是搖頭。
一連吃了十多個後,沸兒突然倒在地上,華佗趕緊把兒子抱下山。
華佗一邊整理筆記,一邊等兒子醒來。
可等到半夜,沸兒還沒醒過來。
華佗急了,走到床前一探,沸兒聲息全無。
原來沸兒因為吃了過量的果子,被毒死了。
後來,華佗用這種果子搭配另外幾味草藥製成了麻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