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都淪喪,天下紛亂。
或許,這樣的大明也讓官僚士紳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
讓他們意識到必須捨棄自己的部分利益才能重返昔日的太平盛世。
再加上人在貪婪利益的同時畢竟還有最基本的良知。
因而,才使得在這個文明社會的帝國裡。
這些封建士大夫們也開始思索著自己的問題,開始希冀著大明有所改變。
這也就導致今日的這場朝會上,內閣成員都沒有一個在敷衍。
才不過四名內閣成員發言,但所提的話題已經算是極度的尖銳。
庶民與士紳的對待以及商稅的徵收這些都是官員們之前不願意面對的問題。
但現在都被內閣大學士們提了出來。
聽政的六部、都察院、翰林院等堂官以及科道言官也都忍不住想要發言。
不過,朱由檢橫眉一瞪,也都縮了回去。
文淵閣大學士吳牲屬於比較慢半拍的人,一時反應不及被馬士英搶了先。
此時的他只得頗為尷尬地站了起來:
“陛下,微臣此次隨太子由海路從天津衛到杭州,發現寧波一帶商船雲集,鄭芝龍的寶船數不勝數,微臣曾微服訪問得知,鄭家海貿一次就獲利千萬兩,而與之合作的寧波、杭州、泉州等地茶商和瓷商以及綢商等的年利也不下百萬兩之巨!”
“可我大明雖自隆萬開關以來,便有市舶提舉司通商於海,但織造處所獲銀不過十萬之數,天下之利皆在於海,昔日南宋因此養民達百年,而我大明海域遠超南宋,緣何不將四海之利歸於朝廷,如此便可一解李閣老所言大明百萬精兵由誰養的問題。”
誰說古人見識短淺,朱由檢也沒曾想到,昔日只在翰林院和禮部待過的吳牲經歷一次海上旅行後竟也發現海貿的鉅額利潤。
“李若璉,待會散朝後,派十個精幹的錦衣衛校尉去吳閣老府上!”
見這些閣臣都能說到要害,朱由檢心情很不錯,便忍不住開了個玩笑,將桌子一拍,就將錦衣衛指揮使同知李若璉叫到了堂上。
文淵閣大學士吳牲本來膽小,是一個被馬士英搶了先,都不敢生氣的人。
如今見陛下朱由檢要派錦衣衛去他府上,嚇得吳牲直接跪在了地上:
“陛下,微臣是不是說錯什麼了,陛下饒命!”
在朝的其他高官們也愕然地看著朱由檢,都在想是不是剛才大家說的太過了,讓陛下發怒了。
卻不料,朱由檢話鋒一轉:
“你吳閣老要動大海盜和沿海大官紳的好處,鄭家的人和在朝諸公豈能饒你,朕派幾個錦衣衛去你府上,就是保護你,免得你被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