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辰回答道,同時,他面帶疑惑的盯著釋迦牟尼,不知道佛祖帶他來這裡,究竟所為什麼?
“呵呵!”
釋迦牟尼只是笑了笑,卻並未說話,而是與楚辰一起,從天而降,化為兩個平凡人,降臨到那個小村落之中。
而後,楚辰才真正見到了什麼叫教化眾生,釋迦牟尼親手幫助那些苦難的村民打井開渠,並傳授他們耕田種地的知識,讓他們跟著學習,以後就可以這麼做,百轉千回,也不至於會餓死。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他們從根本上改變,以後不管如何,繁衍後代,他們的生活只會越來越好。
“你明白了嗎?”
釋迦牟尼問道,纖塵不染,越發神聖。
“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是這個道理嗎?”
雖不知釋迦牟尼是何意,楚辰卻仍然認真相告,與佛祖說出自己的感悟。
佛祖笑而不語,仍舊在這個小村落中幫助他們,教他們馴化牲畜,種地耕田,日復一日,也沒有再說什麼。
“你現在又明白了什麼?”
過了許久,釋迦牟尼再次問道,還是這個問題。
“教化眾生,是要從根本上感化他們,而不是一味的施捨,因為那樣,對他們來說,未必就是好事!”
楚辰仍舊說了自己的想法,換來的卻仍舊是佛祖的笑而不語,也沒有說對與不對。
一個月之後,該教的都差不多了,釋迦牟尼帶著楚辰,離開了這個被徹底改變的小村落,到了另外一個地方。
同樣,這也是一個未開化的村子,這裡的人連房子都沒有,居住在一些大樹之下,在這個鳥都不拉屎的地方,過著衣不蔽體的生活。
依舊那樣,佛祖親手幫助他們,教他們開渠打井,搭建房屋,種地耕田,讓他們以後可以過自給自足的生活。
幾天之後,釋迦牟尼再次問楚辰,還是那個問題,問他明白了什麼。
楚辰思忖了一會兒,將他的想法又告訴了釋迦牟尼,沒想到,換來的還是釋迦牟尼的笑而不語,什麼也沒有說。
就這樣,釋迦牟尼帶著楚辰,歷時兩三個月,走了十幾個原始小村落,幫助人們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
期間,釋迦牟尼曾多次問楚辰那個問題,可楚辰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樣,而他也經常在思忖這個問題,究竟怎樣的答案,才是釋迦牟尼想要的答案?
“你現在明白了嗎?”
釋迦牟尼笑道,這麼長時間以來,他一直問楚辰同樣的問題,卻絲毫沒有厭煩,反而很有耐心。
“有點明白了,似懂非懂,教化眾生,心懷慈悲心,是這樣嗎?”
楚辰道,思忖了兩三個月,他終於歸納出這樣一個答案。
“哈哈,你總算是大徹大悟,我帶你教化眾生,就是為了讓你擁有一顆慈悲心,慈悲心者,大乘意者,你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