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米的距離對於ak47來說是最佳的射擊距離,但對於日軍手裡的德式mp40來說,無疑是鞭長莫及,因為mp40只有一百米的有效射程,差得太多。
&np40無疑是一把好槍,槍身摺疊以後,僅長62厘米。比各國的固定槍托武器都要短20厘米以上,非常適合於裝甲兵、傘兵和山地部隊的使用,尤其是在狹窄的車廂和飛機的機艙裡,更顯其優越。
&np40短小精悍,火力猛烈,非常適合傘降使用。二戰早期,德軍在西線一系列的空降作戰,包括空襲比利時的要塞、突襲荷蘭、大規模空降克里特島,mp40幫助德國的傘兵部隊完成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密集短促的火力往往可以壓制數量佔絕對優勢的盟軍士兵。對於裝甲兵來說,短小的mp40可以摺疊後放在狹小的車廂裡。對於山地步兵來說,由於山地戰通常敵我雙方的距離都不會太遠,重量較輕和火力較好的衝鋒槍非常適合他們的需要。
&np40簡直不逞多讓,而且它的射擊精度要比ak47高出許多,但這一切都建立在一百米的有效射程內,超出這個範圍,mp40就是渣渣。
空降旅的聰明就在於他們把這個距離控制在三百米,日軍要想手裡的武器不變成燒火棍,就只能放棄坦克的防護,將進攻距離推進到一百米,但面對遠征軍瓢潑般的子彈,這顯然不可能。所以,日軍大量裝備的衝鋒槍基本沒有響起來,戰場上依然是三八大蓋唱主角,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日軍也開始架起了輕重機槍。
但真正的槍戰並沒有持續多久,稻田裡的禾苗和黑夜成了雙方最好的掩護,給雙方帶來的傷亡都不會太大,尤其是遠征軍,他們還有一條戰壕保護,要想傷到他們太難了。
日軍很快改變了戰術,充分發揮他們的炮火優勢,各種山炮、野炮、迫擊炮、九二步兵炮統統打響,炮彈不要錢似的的往遠征軍陣地上砸,掀起的泥漿足有幾十米高,辛苦挖掘的一條戰壕很快就被泥土填得差不多了,連面前的禾苗都被泥漿和衝擊波移平。
炮襲一停,田地裡橫七豎八躺滿了屍體,剛剛這一輪炮襲顯然給空降旅帶來的極大的傷亡。還活著的,也一個個都變成了泥人,在田地裡翻滾蠕動,狼狽得不行。
“還有喘氣的沒有?”
“喘氣的趕緊給老子爬起來,鬼子要進攻了!”
陣地上開始響起了一片叫囂聲,更多的泥人開始動起來,問候小鬼子家人的叫罵聲也響成一片。
“旅長,你在哪裡?”
“旅座、參謀長你們在哪裡?你們沒死吧?”
一團團長李春橋開始緊張地叫喚起來。
一個泥人爬到前面的一個彈坑,從裡面掬起一捧水臉上一抹,隨即答道:“叫叫叫魂呀,老子還活得好好的。”
隨即,參謀長唐浩也被警衛從泥土裡翻了出來,吐出幾口泥沙就開始開罵,顯然人無恙。
李春橋趕緊匍匐前進,一路爬行過來,“旅座,這樣打下去我們太吃虧了,傷亡極大,小鬼子的炮火太猛,我看是不是退到城裡去跟他們打巷戰?”
“退個屁,臘戍城屁大的地方,鬼子正巴不得我們進城,一頓炮火就一鍋燴了,就在這裡打,所有人以班排為單位,全部散開,掘單兵掩體,全線阻擊。”
“是旅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