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08年,美國經濟發展放緩的趨勢越發明顯,以房地產行業加金融手段拉動全美經濟的策略,各種後遺症開始顯現。
華府那邊再好的策略,也能讓華爾街給改頭換面。
從去年年底開始,早期次級房屋信貸危機就已經爆發,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
在鬆弛的簽名承受標準下的過度借貸,也促使一場巨大的經濟危機從美國房貸泡沫中誕生。
過往看上去很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即將變成炸藥桶。
在例如羅南這樣站的極高的人眼裡,這個炸藥桶雖然暫時僅僅點燃了引信,但隨時都可能產生劇烈爆炸。
誰能負責?誰要為此埋單?
華爾街當然要借用危機來斂財,相對論娛樂這樣的大公司肯定不會當冤大頭,華府當局也不傻。
所以,最後必然要讓全體美國人來買單。
對於美國的中產階級來說,就好比一個人坐在一桶炸藥之上,一個最小的打嗝也要去避免。
不過,他們很多人都不怎麼擔心,因為華府當局和華爾街的專家們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忽悠:形勢一片大好,經濟危機不會發生!
即便很多人不信專家們的話,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有太多人因為房產問題,鑽進了房利美和房地美這個根本跳不出來的大坑裡面。
華府當局大力發展房地產業時,與房利美、房地美和華爾街一通忽悠,告訴中產階級們,有家才溫馨。
當房產市場變成爛泥潭時,他們不僅率先跑路,還把後者最後的衣物剝掉,一腳揣進爛泥潭裡。
作為網際網路企業,而且是有足夠使用者與業務支撐的那種,奈飛網路目前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在股市上仍然是一片欣欣向榮。
繼12月份總體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后,隨著1月中旬奈飛網路的業務全面進入日韓市場,奈飛網路的股價繼續攀升。
僅僅用了不到1個月時間,奈飛網路的市值就從1000億美元上漲到了1100億美元。
相比於曾經幾乎純粹的流媒體公司,如今集中多項業務的奈飛,前景可以說是被普遍看好。
奈飛網路穩定發展,作為母公司的相對論娛樂,比奈飛網路更穩。
在羅南的推動下,加上已經確定的計劃,內部早就做好了準備,現金流充沛,應對措施得當,加之最近幾年幾乎都在走獨立投資製片外加發行的道路,沒有太過錯綜複雜的擔保和債務關係,未來受到的衝擊不會有多大。
當然,經濟危機是全社會性的,要說沒有影響那也不可能。
以前,好萊塢有個神話——在每一次的經濟危機中,好萊塢都是風暴蔓延不到的地方。
在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時期,四分之一的美國人都失業,人們還是數著鋼鏰去看最新的電影,人們因為逃避現實而躲進了電影院,電影業一枝獨秀,好萊塢非但沒有受到打擊反而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