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最佳娛樂時代> 第447章 以市場說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7章 以市場說話 (1 / 3)

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後,有所收穫的電影紛紛擴大放映規模,未來的一個多月,也是奧斯卡效應最強的一段時間。

每部獲得重要獎項的電影,在公關宣傳上都有鉅額投入,當然想要儘快收回成本,以及拿到足夠多的盈利。

這場奧斯卡遊戲,玩到最後收尾階段,依然要用商業收益來說話。

最大的贏家還是米拉麥克斯,在拿到最佳影片獎項之後,早在去年十二月初就上映的《芝加哥》的放映影院數,又一次擴大到了近2500家影院,連續六天票房逆勢增長,奧斯卡後一個週末更是爆收1200多萬美元。

這部懷舊歌舞片的北美票房,已經接近了1億7000萬美元。

《芝加哥》這部影片,也創造了韋恩斯坦兄弟從影以來的單部影片北美票房紀錄。

從《紅磨坊》到《芝加哥》,歌舞片也出現了短暫的回潮。

獅門影業發行的《上帝之城》也擴大了放映規模,但影片沒有拿到最佳外語片獎項,院線方不可能投入太多資源,北美放映影院也只是擴大到了600多家。

隨後,《上帝之城》也用最真實無比的市場資料證明,自身沒有繼續擴大放映的價值。

奧斯卡後一個週末,這部影片僅僅在663家影院中拿到了68萬美元。

週末單館票房只有1000美元多一點,影院方面也需要生存,必須考慮投入回報比,即便《上帝之城》是部公認的好電影,也不可能再有擴大放映的機會了。

時至今日,這部影片的北美票房也不過300萬美元多一點。

《上帝之城》再次證明,好電影與市場收益之間,很多時候沒有必然聯絡。

獅門影業在《上帝之城》身上的高額投入,極有可能血本無歸。

這也給羅南再次提了個醒,記憶中的一些經典電影,未必是能帶來高收入的專案,甚至可能是虧的吐血的賠錢貨。

《英雄》在北美的放映漸漸接近收尾階段,北美票房累計6890萬美元,超過7000萬美元很輕鬆。

另外,影片的全球票房相加已經接近1億8000萬美元,哪怕去掉東方市場的票房,《英雄》能為使館影業帶來的利潤,依然相當客觀。

由於東方的電影公司並不具備國際發行能力,《英雄》所產生的大部分利潤,都落在了使館影業手裡。

這部影片的DVD也已經從東方運抵北美,只能影片下映和首輪電視播放之後,就會上市銷售。

玉嬌龍在奧斯卡之夜後,主動跟羅南聯絡過,著重提了下張國師與獅門影業的納瓦斯商談的事。

張國師準備繼續拍攝武俠類電影。

羅南迴憶了一番,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就是那部《十面埋伏》了。

如果張國師與張白帽肯以《英雄》的版權費用將國際版權賣給使館影業,他或許會主動聯絡新畫面。

但這想想也不可能,《英雄》票房大賣,就算這兩人是傻子,也知道待價而沽。

羅南不打算干預張國師與獅門影業的商談,他們願意合作就去合作好了。

對於新千年之後,具備國際影響力的三部東方武俠片來說,《英雄》不如《臥虎藏龍》,而《十面埋伏》又遠遠不如《英雄》。

羅南專門讓人留意過,張國師確實在與獅門影業接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