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康富電器廠不再擴充套件新產品,除了目前正在研發護膚品的桂香日化廠之外,其他幾個廠也不準備再增加新產品。
幾家廠都邁過了開拓期,找到了準確的定位,進入穩固發展階段。
目前幾個廠的收入都很可觀,等到年底分紅的時候,夏小芹很有希望把欠秦一鴻的錢還清。
錢款還清,夏小芹的第二個目標和譚浚一樣,攢錢買房。
譚浚自己的房子還沒有買,接手廢品收購站以後,先在改了名字的回收中心裡蓋了一排倉庫。
這裡以前只有兩間房子,現在員工鄧崗住了一間。
鄧崗目前不止負責收廢品,還負責看大門,防止有小賊上門偷東西。
另外一間譚浚留給自己住,這樣忙起來的時候,他可以直接睡在回收中心,不用回家打擾親媽。
孫秀夫妻收廢品的時候,基本是一個月出一次貨。
因為囤不了太久,他們只給堆廢紙的地方拉了篷布,其他地方都是露天的,任廢品風吹雨淋。
譚浚蓋倉庫,是想給廢品劃區分類。
做中間商不夠賺錢,滿足不了譚浚的需求。
而他目前的資金又不是很足,譚浚就想先抓住一類做大。
回收中心的周圍是學校的聚集地,中學大學都有,夏小芹當初買學習資料,就是在孫秀夫妻的廢品收購站裡買的。
譚浚拉著那輛破三輪車,用一年的時間,滲透了周圍的學校,幾乎包攬了附近學校的所有廢品。
這些廢品中,量最大的就是廢紙。
譚浚的倉庫就是給廢紙蓋的。
像孫秀夫婦那樣扯篷布根本不行,萬一哪天風大雨大,把篷布給掀了,那些廢紙經水一泡,就泡湯了!
暑假開始,到了譚浚收廢品最忙的時候。
“老鄧,我出去收廢品了。”
譚浚說著,把掛在三輪車車把上的鴨舌帽戴到了頭上。
鄧崗說:“今天熱,您留在這裡,我出去收吧。”
譚浚露出一個微笑:“眼熟我的人多,你去了,他們不一定賣給你。”
譚浚說的是大實話,他走街串巷這一年,囤積的人脈遍佈各個家屬院和大街小巷。
大爺大媽們可喜歡他了,別的收廢品的人串到譚浚活動的區域,根本收不走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