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杉桂子氣質清冷,容貌雅麗,夏小芹依著三杉桂子的身材,為她選了一套墨綠色雙色包邊福祿扣真絲提花旗袍。
夏小芹送上她精心挑選的旗袍,三杉桂子看了一眼,便讓程源收起來。
夏小芹看不出三杉桂子的喜惡,但程源朝夏小芹偷偷比了個大拇指,意思是三杉桂子很喜歡。
夏小芹也放心了。
禮物送到,夏小芹也能心安理得吃三杉桂子的飯菜了。
三杉桂子還喊來了另外兩名日本化學家,這兩人都很謙遜客氣,夏小芹和他們一起吃過飯後,覺得大家的關係又稍微親近了一點兒。
稍作休息後,大家進入了研發室。
秦一鴻不僅帶回來了夏小芹列出的化學新增劑,還請教了日本化學家,把可能用到、又可以長途運輸的化學物質,都想法運回來了!
運不回來的秦一鴻也沒放棄,他請回了三名化學家,又託人在美國買了新裝置,等在太平洋上飄的新裝置到了,這些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在秦一鴻心裡,沒有錢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國外能合成、提取的化學物質,只要有裝置和人才,在華國也一樣能弄出來!
三杉桂子對化學的敏感和透徹令夏小芹佩服,她從未涉獵過食品新增劑,但夏小芹說的概念,她全部都能理解,還列了方程式。
夏小芹的思維新穎,三杉桂子和另外兩名化學家學識紮實,如果他們的溝通再順利點兒,恐怕用不了1個小時,就能把辣條的配方研究出來。
程源是N1級別的專業翻譯,但關於化學的專業名詞,有時會出現偏差。
夏小芹由此意識到,要想和日本化學家毫無溝壑的溝通,她得再學一門日語。
四個小時後,太陽西沉,研發室裡終於傳出了笑聲,辣條的配方列出來了!
這個配方比夏小芹設想的還要成熟,只是穀氨酸鈉必須要從日本進口。
三杉桂子提議自己生產,但穀氨酸鈉的合成提取需要費些功夫。
60年代,日本採用丙烯腈為原料,化學合成DL穀氨酸,再經化學分割生成L穀氨酸鈉。
這個技術三杉桂子和另外兩名日本人都沒有操作過,他們討論後,決定用中和提取精製法,透過穀氨酸來製作。
夏小芹寫下了中和提取精製法的方程式,這不是她自己研發的,只是她上輩子背過的方程式之一。
三杉桂子看過方程式後,很驚訝的讚美道:“你很厲害。”
夏小芹哪敢承受這個讚美,忙搖頭:“這是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的。”
三杉桂子沒有收回自己的讚美,能記住方程式,便是值得表揚的!
她要向秦一鴻提議,建一座真正的化學研究所,把穀氨酸鈉正式生產出來,他們也可以當出售方!
穀氨酸鈉的生產夏小芹沒辦法插手,她要回學校上課。
“阿里嘎多!”
三杉桂子知道華國有句老話,三人行必有我師,所以,她向夏小芹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