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總檯的採訪團隊專業素質極高,暴雨也無法阻攔他們的腳步,說是下午到,一定是下午。
這次的主要採訪目標有4個,分別是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考古隊領隊王教授、重要成員魏冬心以及推動這場文物保護戰的夏小芹。
王教授的採訪稿對完,就輪到夏小芹了。
負責採訪的記者叫吳華,年紀約莫30歲,短髮齊肩、白衣黑褲,模樣十分乾練。
“小芹同學你好,這是我們準備的採訪稿,你先看一遍,有問題就提出來。”
採訪稿只有一頁,列有六個提綱,夏小芹很快就看了一遍,裡面不僅提及了沈舒的事情,還特意說了夏小芹是高考理科狀元的事情。
吳華把夏小芹的詫異看在眼中,她微笑著說:“我們昨天在商都,見證了公佈高考成績。”
夏小芹瞭然的點頭。
吳華又問:“省臺說要採訪省狀元,你們見過了嗎?”
“我出發時他們還沒到。”
“那可能要錯過了。”吳華略惋惜的說。
夏小芹對省臺的採訪沒有任何嚮往,如果不是要借國家總檯的採訪尋親,夏小芹連明天的採訪也要推掉。
因為宋廣建提前和吳華打過招呼,採訪稿的側重點全部在尋親上,夏小芹沒有任何需要修改的地方。
吳華除了採訪,還要拍攝一些古墓葬的鏡頭,20號雖然不再下雨了,但天空陰沉的厲害。
吳華想趁著不下雨趕緊把外景拍了,就把採訪挪到了下午。
給吳華帶隊拍攝外景的是周市文物研究所的所長,本來王教授要隨行,但他昨晚吹了雨夜的冷風,有感冒跡象,就留在招待所休息。
夏小芹帶著那半幅絹本畫找到了王教授。
“這是真品!”王教授只一眼就認可了絹本畫的身份。
王教授立即在桌上鋪上一層軟布,並取來自己的放大鏡,細細地觀察這半幅絹本畫。
“這是唐代的作品!你看這畫上的人物穿戴,還有這牡丹,都是唐時期的風格。可惜啊可惜!一副好好地絹本,怎麼糟蹋成了這個樣子!”
王教授痛心疾首的模樣,令夏小芹再一次感受到了他對文物的愛護之心。
夏小芹把唐曉月的筆記本拿出來,說:“這半幅絹本畫,是我在這本筆記裡找到的。”
“唐曉月?這個名字……我有點兒耳熟。”
夏小芹趕緊解釋:“她是83年京城的理科狀元,志願填報的是京師大學考古系,可是……她已經因為意外去世了。”
“我想起來了。”王教授的神情更加惋惜了,“英才早逝啊!”
王教授惋惜過後,又想起一個重要的問題,他問:“你怎麼會有唐曉月的筆記本?”
夏小芹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在廢品收購站裡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