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澎城一個臨時搭建的政府辦事中心點。
暴雨在窗外織成密網,六臺老式衛星電話在會議桌上滋滋作響,其中一個衣著凌亂的中年男人扯開黏在脖領的襯衫鈕釦,把浸著咖啡漬的檔案拍在臨時拼接的會議桌上:
“不過是一場雨災,就應該讓人民群眾好好待在家中等待救援!現在居然還鼓勵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外出,這不是添亂嗎!”
“如果真如那個匿名檔案所說呢?”頭髮花白的女性用對講機敲打著桌面,金屬外殼在應急燈下折射冷光:“這場雨之後接著寒潮,極熱,還有什麼?沒完沒了的災難,人民群眾如果不現在就開始學會自救,我們的人力怎麼能救的過來?”
“哼!真是好笑了,不過是哪個中二的學生,怕是還沒成年,小說看多了,在那裡惡作劇,什麼末日?他又是怎麼知道的?”
“這個檔案是在暴雨前幾天就出現的,難道這個人惡作劇還能把發生的任何事情都精準預言嗎?他連其他國家發生的事情全都說準了,惡作劇還能那麼準?”
“如果他真的有這個能耐,怎麼不知道知道我們提供更多的線索?怕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身份。”
“不管如何,至少他‘預言’的這些事情全部成真了,如果不現在收攏我們的人力物力,開始培養鍛鍊群眾自救的能力,如果天災持續,按照我們原本的打算,事情發展只會越來越差。
好幾個小區都已經開始發生暴動,如果不是這兩日我們的人各處巡邏,發放物資,就不止死這些人!如果再不弄官方的物資採購點,我們派物資又能派到何時?”
“呵,什麼末日,什麼天災。我不信,這種天方夜譚的東西,也值得我們現在在這裡討論,你們都是昏了頭了。”
幾人在爭論不休,為首的澎城市長始終不發一言,這位鬢角泛白的中年人,看幾人終於消停了一會後,才詢問身旁的秘書:“匿名檔案投遞者找到了嗎?”
秘書早有準備,立馬回答:“暴雨來臨的第一天,收到檔案的幾個分局都是當天就被淹沒了,所有監控裝置都被損壞,技術人員嘗試了多種辦法修復,也沒辦法看清具體監控內容,據他們反饋,修復的可能性不足10%。”
市長點點頭,又對著幾臺衛星電話說道:“幾位領導怎麼說?”
其中一臺衛星電話,傳來了一道低沉的聲音,蒼老的聲線有些沉重的嘆了口氣:“據幾位科學家測算,匿名檔案所說的那幾個基地的大概位置,的確是接下來可能有的災難裡面,最好最適合的基地選址。”
眾人一陣沉默。
而後,這個電話裡的老者拍板:“各省行動起來,啟動一級災難預案,相關負責人將行動方案加以細化,傳送給各城市最高負責人,一切以最高行動準則執行!”
“是!”鏗鏘有力的應答迴盪在這個房間。
。。。。。。。
聞朝月不斷思索產生這些變化可能有的原因。
她踱步到陽臺,看到樓下那些已經完成登記的警察,陸續往6棟以後的樓棟繼續進行登記。
她所在的5棟一共有22層,一樓是商鋪,2樓到11樓都已經不能住人。
5樓以下的住戶在前期已經轉移出去安置點。
6樓至11樓一共有18套房,實際住人的有11套,現在因為無家可歸被安置往高樓層,主要安置的樓層是13樓19樓。
不選擇12層是因為眾人擔心積水還會上漲,不願意再往高樓層是因為沒有電梯純靠爬樓梯。
對於他們想外出搜尋物資或者購買物資的人來說每日這樣上下樓梯太過疲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