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導航驅車前往澎城石巖水庫。
石巖水庫是澎城重要的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之一,承擔著兩個最大的區居民的供水任務。
它是澎城西部主要的飲用水源系統,被稱為“西部水缸”,覆蓋了近700萬居民的用水需求。
其實澎城的飲用水源水庫水質普遍較好,好幾個水庫的水質都能達到Ⅰ類標準。
而石巖水庫的水質也穩定在Ⅱ類,符合飲用水標準。會選中石巖水庫,是因為聞朝月提前查詢了資料,石巖水庫下游是有開放遊客區域的。
開了近一個小時的車,抵達石巖水庫的時候,天氣稍微沒那麼炎熱,比起早上降到了39度。
進入公園更是覺得又降低了2度左右。
還稀稀拉拉的看到有出門溜達的遊客,大部分都牽著狗繩,看來是因為被迫出門遛狗,才會選擇傍晚沒那麼熱的時候。
聞朝月進入公園溜達了一圈,才勉強選中一塊地方坐下。
這個公園是圍繞石巖水庫建造的超大公園體,有一條環湖碧道供遊客騎行遊玩。
聞朝月選的地方靠近環湖碧道,有一塊行人自己弄的小石凳,坐在這個地方長時間“發呆”不會太過引人注目,又可以堪堪觸碰到一點湖水。
戴上耳機,聞朝月表面一副聽歌思考人生的模樣,實際上手輕點湖面把湖水抽進空間,裝入新購買的水塔裡面,這些水以後就是母女二人的生活用水了。
如果出現了什麼特殊情況還可以過濾一下拿來當作飲用水。
只是20個水塔的量加起來也才200噸,省著點用也只能用幾年。
聞朝月預備寒潮來臨的時候再繼續收集雪水補充,加上玖玥龍溪新裝的蓄水箱,近幾年的用水是不用擔心的。
只是水塔看來還是要多買幾個備著。
一個水塔有十噸的容量,空間和日常放水龍頭的速度不一樣,抽十噸的水進空間,大概用了二十多分鐘。
一個小時下來能裝滿近三個水塔。
這個速度比預想的快一點。
在湖邊“沉思”了兩個多小時,裝滿了7個水塔後,天也黑了,為了不會太過特立獨行,聞朝月只得暫時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