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瞧著她還算機靈,叮囑道:“你只需記住,給本宮牢牢盯住咱們靜怡宮,若有嫌疑之人及時彙報。切勿輕視旁人,那怕只是小小的宮女,也給本宮盯牢了。三皇子幼小羸弱,經不住壞心人的折騰,就連奶孃的飲食也有多加關注,切勿食不明來歷的食物,或是辛辣之物。”
秋月受寵若驚,忙點頭記下來。旋即道:“奴婢曉得了,定將這咱們宮裡看得牢牢得,連只蒼蠅都不放過。”
德妃見她小心謹慎之態,心裡暗歎:只盼著六哥快快動手,也好早日與兒子團聚。
……
蕭府。
“訊息打探的怎麼樣了?”孫曉筠不緊不慢的問道。
湯嬤嬤半側著身子端坐在繡墩上,沉穩練達道:“回夫人的話,那周氏確實已經被送到庵堂裡去了。奴婢聽周氏的孃家嫂子說,連同周氏之前的二個孩子也一同搬出了林家,至於搬到哪兒,奴婢還沒能打聽出來。”
“這麼說,周氏已經廢了?”孫曉筠不屑的鄙視道:“還以為林家的這把火,還得讓周氏去點,沒成想這麼不堪,連個繼女都擺不平。”
“周氏確實愚蠢,即不會阿諛奉承,又不會見風使舵,只知咄咄逼人,橫端繼母的架子,使人生厭罷了。夫人想出心裡的惡氣,只怕得從林姑娘的夫家那裡入手。”
湯嬤嬤不虧是第一心腹,無論主子想聽什麼,她幾乎都信手拈來,毫不遲疑。
“嬤嬤可是又聽到什麼訊息?不妨說來讓我高興高興。”
湯嬤嬤恭謹道:“按理來說,皇上賜婚,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可奴婢卻無意聽說,賜婚當日,林家與羅家正在議親。這半路殺出個賜婚的聖旨,生生將這門親事給攪黃了。那羅家老太太當場氣得病倒,還是高御醫出手,才得又活命;那羅家的小哥兒受不住打擊,離家出走,直到年前才趕回洛陽。”
“哦……竟還有這樣的事,不是說林家早以將大女許配給劉家,怎得又冒出個羅家?一女許兩家,劉將軍也能咽的下這口氣?”
“誰說不是呢。奴婢也覺得蹊蹺,多次與周氏孃家嫂子套話,才終得其緣由。劉林兩家確實曾有婚約,可後來劉將軍在外另娶她人,其母揚言沒有婚書就不算悔婚為由,不承認這門親事。林家大女當事還為了這事氣得跳河,還是羅家小哥兒給救了上來。這事在他們村裡根本就不算什麼秘密。”
孫曉筠聽得又驚又喜,自行腦補著畫面。
由此看來,這林家姑娘卻是是狐狸精,劉家不成掉頭就勾搭上羅家,這些年婚事都沒個著落,只怕是得隴望蜀,只因年紀太大,熬不住這才答應了羅家。偏巧這時候昔日的未婚夫成了鼎鼎大名的將軍,定是後悔,又勾搭上劉將軍,這才有這麼一出。不然也太巧了,賜婚的聖旨早不出現,晚不出現,剛好在議親當日。既不得罪羅家,還使林家的門楣爭光不少。
不管那狐狸精能否嫁入將軍府,但首先,得先出口惡氣。
“可將軍府那邊,想辦法收買幾個人替咱們打探訊息。”
湯嬤嬤像是早已料到,噗嗤一聲笑了:“你說巧不巧,這天下竟有這麼巧得事。將軍府門房張婆子同我幼年時的老鄉,我與她一見如故。昨個兒還與她一同喝酒聽了不少趣事,說劉老太太一家趕在年前搬到了將軍府,一個鄉下婆子又沒有什麼見識,除了每日大魚大肉,旁得事一概不管,管家尋她領取府裡月利銀子。她倒好裝傻充愣,一毛不拔,管家一怒之下辭了差事。她不僅不勸,竟聽信二子讒言,讓二兒子當起了府裡的管家。將軍也不在府邸,又沒有下人提點,在府上可鬧了不少笑話。周邊的貴人們竟沒有一家願意同其交好,都避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