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雲寺在太原府的西南方向,步行需要三四天的行程,可若坐著馬車的話,速度快二天就到了。
大總管在秦王的指示下,選了三日後的良辰吉日,安排了好隨行小廝,丫頭以及二百多人的親兵準備出行。
良辰吉日那天,風和日麗,適合出行,烏泱泱的一群親兵,擁護著幾輛華麗的馬車,浩浩蕩蕩的往靈雲寺前行。
齊王如往常一樣風流的擁著媚娘在馬車上調情,偶有媚孃的嬉笑求饒的聲音從車窗裡傳來。
秦王騎在馬上,時不時回頭凝望。
旁邊隨行的心腹蔣一山,低聲道:“已經安排妥當,隨時聽你下令。”
秦王陰沉著臉,譏諷道:“也不知道那老頭子中了什麼邪乎,非得說老六童心未泯,遲遲不肯封藩,我看他這份童心都放到女人身上去了。”
蔣一山不知該如何回答,知趣的閉上嘴。
一路上,皎月郡主盼著早日到達靈雲寺,也不嚷著歇息,乖巧的坐在馬車上看著周圍的景色。
許是人多,又有親兵帶隊,一路上相安無事。
路過白水鎮時,秦王下令在鎮上休整半日,還派人打探鎮上最好的酒樓。
第二天起程,皎月郡主還念念不忘昨日在聚鮮樓吃到的美味佳餚。跟齊王嚷著回程時,一定要好好多呆幾天,吃個夠。
齊王可沒她那份閒情逸致,這一路上太過平靜,一點都不像秦王在京上時辦事風格。
秦王跟齊王雖是同父異母的同胞兄弟,可感情還沒好到能讓秦王日日作陪,在京時,兩兄弟表面上兄友弟恭,暗地裡就相互防備著對方下套。
從白水鎮出發,到靈雲寺時,已是下午申時。
滿山的杜娟花,粉的,白的把靈雲寺圍在其中,寺中的那一處高塔,顯得格外醒目。
讓人忍不住想登高上塔,凝望多這山中獨特景象。
寺院門口早已有知客僧帶著迎客小僧前來迎接,見到走在前面的秦王跟齊王,舉手行禮道:“阿彌陀佛,不知秦王、齊王大駕光臨,有失遠迎,主持近日不在寺中,失禮之處,還望海涵,小僧法號虛清。”
“無妨,本王也是臨時起意,冒昧前來已是打擾佛主清休,望佛主不怪罪就好。”秦王溫和的說道。
虛清和尚沒想到秦王是如此和藹可親的人,便對他有了八分好感,說道:“我佛慈悲,普渡眾身,眾生皆可度,眾生皆能自度。佛主又怎麼怪罪,小僧已在寺中安排好客房,秦王,齊王先行歇息。”
皎月郡主下了馬車,見這滿山遍野的杜娟花,哪還有車上的昏昏欲睡的睏意。
直嚷道:“四哥,六哥,快看那片杜娟花,開的好好看,能讓侍衛幫我移幾株回京嗎?”
虛清和尚見從兩位王爺後面冒出一位打扮華麗的少女,還稱呼兩位王爺哥哥,以為公主大架,急著再次行禮:“不知公主一同前來,還望貴人原諒小僧失禮之處。”
齊王知他誤會,直接解釋:“虛清師父不必多理,她是皎月郡主,自幼得父皇寵愛,跟我們一起在宮中長大,養成她這樣沒大沒小的性子。
虛清和尚卻沒把他的話當真,不管是公主還是郡主都是得罪不起的貴人,小心的陪著不是。讓小和尚帶著一行人前去客房安頓。
夜晚,山中天氣漸涼,皎月郡主因車馬勞累,早已就寢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