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是窮州,以前一直需要青、冀兩州補貼官務開支,現在四方戰亂之下,錢糧無法進行有效排程。”
劉虞聲音有些無奈,“我們只能開放上谷的市場與外族交易及開採漁陽的鹽鐵礦來取得收入,從青州、徐州流亡到這裡來避難的人數已有數十萬,不節儉一些,只怕百姓要捱餓呢。”
“可是,公孫現在對治下的百姓越來越狠了,這樣下去,幽州可真要亂了。”鮮于輔氣憤難平,“大人,要不我們發兵向公孫問罪?”
“看看再說吧!如果燃起戰火,幽州人民剛剛穩定下來的生活又要被打亂,公孫對我不敬,這並不重要,我現在希望他敗給袁紹,這樣也許就能收斂一些,回覆到他以前的性格。”
“只怕是很難,人一旦改變,再想回頭已經是百年身了。”鮮于輔抱拳說道:“鮮卑三大勢力馬上就要到達薊縣,輔便去安派一番,希望他們能化干戈為玉帛,這樣大人也好排程他們,一旦幽州有事,有他們在,公孫也得忌憚幾分。”
看著鮮于輔出門而去,劉虞呆立半晌,口中喃喃念道:“和兒,為父十分想念你,只盼你能平安到達幽州!”
……
“廣陽郡!”
劉辯勒住了戰馬,張口又吐出一句詩來。
“不到長城非好漢……”
這裡就是以後的大都、燕京、北平、北京,是華夏的心臟,是全國的中心。
“校長,後面呢?”單福一聽此詩很有氣勢,半天卻沒聽到下一句,不禁問出聲來。
單福在學員中已經成功轉型,劍也不練了,武藝也放下了,天天不是讀兵書就是研究經史子集,完全向謀臣方面發展。
劉辯自然不會去阻止,雖然單福的劍術不錯,但知識的力量比刀劍要強大很多,單福這樣的做法,表明他是一個多智之人。
“元直高才,本校長就得了這一句,下面由你來續。”劉辯說完,就聽到了一陣拍掌聲。
“長城在哪裡?”隋玉第一次來到北疆,看什麼都非常好奇。
隋玉、高顥、張狂這三人是劉辯從這批學員中挑出的三名成績優異的寒門子弟,帶他們來幽州好好鍛鍊一下,給其它寒門子弟樹立一個標杆。
幽州之行不會像劉辯在中山所說的那樣輕鬆,分化鮮卑必然會有阻力,軻比能是一位具有領袖氣質的胡人,如果沒有外部勢力的介入和干涉,統一鮮卑各部只是時間問題。
“還向北走一段距離,過了薊縣就能看到。”劉辯揚鞭說道:“削弱遊牧民族的實力,比修建長城有用的多,長城,無非就是被動防禦,其中包涵著一份我們漢民族的軟弱。”
甄堯一聽也開啟了話匣子,“校長說的沒錯,驃騎將軍封狼居胥之時,長城有什麼用?只要實力強,打到敵人臣服為止,不修長城也能保證國泰民安。”
劉辯覺得這話說的很有些水平,正準備點評一番,卻見一個小黑點和著馬蹄聲向這邊跑來,身後一群騎士大呼小叫在不停地追趕。
“救人。”
劉辯靈力附身,眼神比常人銳利許多,看到後面是一隊鮮卑騎兵,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