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業輕車熟路,升到高空,迅速掃射,將最後的轟炸機打得直冒濃煙,落荒而逃,至於是不是墜落,看它運氣。
隨即,他又咬著最後一架,衝殺過去。
轟炸機領隊一看,氣得全身哆嗦,但對方極其狡猾,並不與他們正面對抗。
拉昇吧,拉不過!
打吧,又打不到!
包圍吧,沒用,對方速度快,總是能及時逃離包圍圈。
九六式轟炸機的速度是350公里每小時,而偵察機卻是480公里每小時,差遠了,足足相差130公里呢。
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包圍得住。
就比如,你用一支步槍與輕機槍對抗,別人打得到你,你無論如何都打不中對方。
憋屈,憋屈啊!
王學業又咬住最後一架轟炸機,展開攻擊,仍然是在對方射程之外。就算對方有三挺機槍,也沒用。
這次攻擊,效果非常好,正中油箱,油箱爆炸,轟炸機失去控制,向下栽倒。
轟炸機隊長一看,知道不是路數,沒有戰鬥機保護,轟炸機就是獵物。
這位隊長也是聰明人,斷然下令:“勇士們,四散撤退,對方只能追其中一路,最多是兩路。”
轟炸機群也是沒辦法,只得四散而去。
這種戰法雖然憋屈,但很效果,犧牲一兩架轟炸機,保全大多數轟炸機的性命。
王學業一看,不管三七二十一,咬住最近的一架,徑直追上去,連續掃射,將這一架打下去。
隨即,追向第二架,一通猛烈掃射,將之打下。
這個時候,其他轟炸機逃遠了。
王學業暗忖:打下對方六架轟炸機,戰績還行,一定能“氣死”賈斌。但是,就這麼放過其他轟炸機嗎?
追吧,對方分散了。
不追,又很可惜,這可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對方沒有戰鬥機護航。
王學業眼珠轉了轉,計上心頭:對方的目標是航空母艦群,我何不先飛向那邊,再幹它幾架。
何況,在航空母艦面前,擊落對方轟炸機,帶勁,爽!
說幹就幹,他加大油門,向航空母艦群方向飛去。
半路上,他遇到一架轟炸機,當然毫不客氣,一通“高層遠距離掃射”,將之打下來。
且說航空母艦群總指揮官大野一郎,焦急地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