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南岸,驪山山麓。
趙括正站在一高處,打量著周圍的地形,雖然已透過“紙上觀兵”的能力檢視過,但他還是又小心翼翼實地巡查了一番。
隨後,趙括便把指揮中樞放在了一個地勢雖高,但也十分隱秘的所在。
接著他便將兩萬趙軍分成了五部,每部四千人。
“高平,你作為領軍將軍率領一部,隱藏在驪山山麓,隨時聽候我的命令。”
“喏!”
“張將軍、衛將軍,你們各率一部在前方山谷挖出陷馬坑,然後讓士兵們手持巨盾、長矛在陷坑後側列鋒矢陣待命!”
“??鋒矢陣不是進攻陣型嗎?”兩位將軍疑惑地問道。
趙括沒有解釋,而是直接命令道,“你們執行即可,何時發起進攻看我的旗語。”
“諾!”
“孫將軍,蔡將軍,你們各率一部在兩側山崗上列鶴翼陣待命,也看我的旗語再行動。”
雖然對在山崗上列鶴翼陣這種不合邏輯的行為表示不解,但因為有了前車之鑑,這兩位將軍也不打算提出疑問,只是高聲答道,“屬下遵令!”
“好了,都去準備吧!秦軍還有一個時辰就會到達此地!”
“諾!”
下達命令後,趙括和屈翼便來到了一個臨時搭建在山麓上的小屋裡。
“主公,從武關道到咸陽可不止這一條路吧?為何要將所有士兵都集中在這裡,一旦秦軍分兵或者走了其他路線,那咸陽之圍必解。”
趙括看向了地圖,語氣分外堅定,“因為我確定秦軍必從此地過!”
“哦?將軍為何如此確定?”
趙括微笑不語。
屈翼也並沒有追根究底,而是問道,“此地地勢平緩,雖有山崗,但山勢低平,主公何不將秦軍引至合適的地方進行埋伏?”
“太難了,秦軍主將能做出衝殺自家百姓之事,可見其心志堅定,此刻他們除了直衝咸陽城以外,估計再也不會有其他想法了,所以誘兵之計難以成功。”
“那此戰我方勝利的契機在哪裡,請恕在下愚魯實在是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