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在陳晨這邊攻擊時,確實利用穿刺元件自上朝下盡心壓力穿刺;
可作用力的問題,註定了陳晨這邊戰車前端下方,必然配備近乎貼地的前鏟;
也只有這樣,陳晨這邊才能藉以將對方戰車剷起,好讓穿刺元件對江大那邊的戰車,完成二次穿刺。
說起來,對方應該也是看出了這點,將戰車的前鏟部分,竟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延伸。
而陳晨這邊對江大那邊戰車,如果想進行穿刺攻擊,必然需要用他這邊戰車的前鏟,卡進對方戰車底盤才可以;
也只有這樣,他這邊才能藉以讓壓力穿刺元件,在下壓時完成穿刺攻擊。
沉悶的轟鳴聲,在盤橫響徹著;
兩方戰車糾纏在一起,以至交戰的堤壩路面,這時候都不免出現條條裂痕。
畢竟雙方戰車的噸位擺在那裡,再加上又都是採用的履帶行走系統,對路面的損毀肯定是難免的;
這也得虧堤壩的質量還可以,否則還不知道被損壞成什麼樣子;
當然,主要也是雙方戰車都只是輕型裝甲戰車,且是教學級,如果換成軍事級、乃至重型戰車,那真就呵呵噠了;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估計不等打完,整個堤壩恐怕就得決堤0.0
畢竟重型裝甲戰車,說是國之尖端武力,可真不是開玩笑的,靜可安邦定國、動可攻城闊地!
當然,就算是輕型裝甲戰車、還是教學級,對路礦的損傷也是難免的;
就像全國大學生聯賽一樣,隨著對轉播權的解禁,自然就開始產生連鎖價值;
各資本方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像見了血的鯊魚,噌噌地往裡鑽0.0
當然,雖說作為這場對抗賽的場地,整個堤壩的質量沒問題,但在雙方戰車的頻繁碾壓下,還是免不了裂痕叢生。
尤以這時候陳晨這邊跟對面江大兩方的戰車,死死地糾纏在一起,雙方的履帶在堤壩路面上,不時碾碎、崩濺起大片砂石;
甚至,個別位置直接被壓出個斷坑之類的,簡直就是道路破壞機器。
這也得虧這次交戰的雙方,陳晨這邊是功能型戰車,對面江大則是防禦型戰車;
如果換成強攻型戰車,這時候還指不定把路面打成什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