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當時看起來是這麼個情況。
可說是這麼說,但雙方的對抗走向,很快偏離了對面江大那位選手、乃至大多數人的預料;
相比較而言,陳晨這邊戰車的整體效能,其實是遠遠不如對方的;
尤以對面江大那邊的戰車,無疑針對陳晨這邊做出過一定的調整改變;
對方戰車內部結構、以及各系統方面不好說,但是在戰車前端的固定前鏟坡度、以及長度上,明顯是做出了很大程度的擴充套件、延伸。
而對方之所以做出這種改裝為了什麼,無疑是為了堤防陳晨這邊戰車的壓力穿刺
畢竟陳晨這邊戰車的武器系統,嚴格來說也算是頂置的;
在陳晨這邊攻擊時,無疑是利用穿刺元件自上朝下盡心壓力穿刺;
而作用力的問題,註定了陳晨這邊戰車前端下方,必然得配備近乎貼地的前鏟,藉以將對方戰車剷起,好讓穿刺元件對目標戰車完成穿刺。
對方大概也是看出了這點,才會就戰車的前鏟部分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延伸。
畢竟陳晨這邊想對目標戰車進行穿刺,就需要用自己戰車的前鏟卡進對方戰車底盤,藉以才能讓壓力穿刺元件下壓時完成穿刺。
陳晨這邊戰車,雖然是新車型,但各方面的效能,其實受限於各種因素,只能算是一般化;
就算是他這邊戰車各方面的材料質地,除了中途訂製的外部武器元件外,其他實在也都不是很好;
甚至,不單不是很好的問題,陳晨這邊戰車身上,很多其實都是渣渣,有些還都是由校方庫房內的二手的。
不單是材料,就算是一些戰車內部系統,也是如此;
甚至,他這邊戰車的武器系統、精神力相關壓力裝置,都是在學校車場內拆下來的。
堤壩上,伴著戰車低沉的轟鳴聲,雙方戰車始終處在僵持中。
其實也不能說是僵持,大概該說陳晨這邊死死地纏住了對方。
江大那邊這時候雖然還在掙扎,但反抗明顯小了許多;
畢竟隨著雙方的僵持,精神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
陳晨這邊情況雖然不樂觀,但對面情況更是好不到哪去;
尤以對方一直在試圖反打,在精神力的消耗上,無疑比陳晨這邊還要嚴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