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是說是因為戰車的武器系統,然後就進行的分類,本質還是取決於戰車的作戰目的適應趨向。
此時隨著雙方戰車的糾纏,堤壩路面上不時有砂石濺起。
尤以因為陳晨這邊戰車的外部武器元件,還戳在對面江大的戰車內;
對方這時候就像瘋了一樣,明顯將動力系統開到了最大,不停地做出些亂七八糟的機動動作,試圖跟陳晨這邊脫離。
然而並沒有卵用。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咬住青山不鬆口;
唔,好像有點怪這話好像是說的王八吧00
岸邊堤壩上,雙方戰車沉悶的轟鳴聲,不斷響徹。
說起來,眼下雙方對抗的地點,之所以停留在了堤壩上,住要還是對面江大那位率先完成了搶攻,把雙方對抗的地點,卡在了中間位置上。
然而
對面江大那位操作手的想法,雖然可以說是不錯,但眼下的情況,卻是有些偏差;
哪怕對方一開始的時候,確實一度壓著陳晨打;
起碼,當時的情況,看起來就是這麼個情況。
偏偏之後雙方對抗的走向,卻脫離對面江大那位選手、乃至大多數人的預料;
相比較而言,陳晨這邊戰車的整體效能,絕對是遠遠不如對方的;
再加上對面江大那邊的戰車,針對陳晨這邊做出過一定的調整改變;
對方戰車內部結構、以及各系統方面先放一邊不談,單是對面戰車前端的固定前鏟坡度、以及長度上,無疑就是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調整。
呼嘯的風聲、戰車的轟鳴,響徹不斷;
若有若無中,對面江大的戰車,轟鳴宣告顯越來越強烈強烈;
可陳晨這邊戰車的穿刺武器,死死地釘在對方戰車上,對方根本無法甩脫。
他其實也不想保持這種動作,可他這邊戰車的效能,確實還是相對弱勢了些;
憑他這邊的作戰風格、再加上壓力穿刺功能型戰車的特點,其實就算無法直接摧毀對方戰車內部系統,但起碼也能鎖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