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自轉強攻型那爛速度吧,實在太那啥了一些0.0
畢竟在戰車高速自轉下,有著那股離心力,車速想快起來根本沒戲。
而除了移動速度、機動能力等方面外,戰車的對抗能力,無疑也是個很重要的靠量標準;
坦白講,吳迪那邊戰車因為是半分離車體結構的原因,雖然貫穿武器系統、連線兩端車體的中軸,採用了強度很高的材料質地,但結構畢竟擺在那裡;
說白了,這種車型結構,對抗能力再強,也強不到哪去!
然而,雖然吳迪那邊戰車的對抗能力很一般,但也得看跟誰比!
如果跟自轉強攻型戰車相比,那就不是個事了0.0
還是那句話,自轉強攻型戰車的強大破壞力,真的是殺敵一千、自損九百九十九!
畢竟那麼大的破壞力,在對抗過程中,不單會對目標戰車造成破壞,對內部結構的衝擊力,同樣是超巨大的!
基於這林林總總,吳迪那邊那款新車型,方方面面的係數,幾乎都與自轉強攻型戰車,完成了一種等值;
而這其中處在優勢地位的機動能力,就成了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畢竟當戰車各項系統都差不多時,在機動方面處在絕對優勢的話,那真是隨便灑灑水了。
毫不誇張地講,利用優越的機動能力,完全能將對方吊起來打!
起碼,此時大多數能出雙方戰車效能比的操作手,都是這麼認為的。
至於為什麼說是大多數,因為這其中極少數、極少數的個別人,卻不認為;
諸如陳晨、諸如張子豪!
相比其他人,陳晨對吳迪實在太瞭解了;
哪怕是張子豪,作為吳迪的死對頭,也很清楚那傢伙的脾氣;
就吳迪那自負、傲嬌的性格,如果是其他情況下,也許會利用機動能力吊打對方,可眼下……
在某種程度上講,西南大那位操作手,之前選擇跟吳迪硬剛,而不是選擇避戰、拖到小組賽時間截至,未嘗不是個好選擇;
甚至,陳晨都一度懷疑,對方是不是事先了解過吳迪的性格,才會故意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