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大多數醬油黨,估計也會對咱們的小飛同志產生想法!
轟鳴聲,乃至金屬碰撞的刺耳摩擦,一度壓過了江面上的風聲、水浪聲。
在大多數人看來是這個樣子。
江大那邊戰車的新型動力系統,能夠達到臨時突破音障的地步,在動力上肯定是比陳晨這比強不少。
說起來,這也得虧對方戰車被陳晨在側面刺穿了車體;
不然對面江大那邊全力發動起來,絕對能溜哭陳晨這邊的。
就憑陳晨這邊戰車跟對面江大的戰車,在速度上的差距,想捕獲對方第二次,絕對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密密麻麻的裂痕,隨著雙方戰車的膠著對抗,密佈滿了堤壩的路面上;
賽場上,隨著雙方戰車的膠著,大片沙塵在飛揚。
沙塵在飛揚,雙方戰車轟鳴聲不斷。戰車低沉的轟鳴聲,雙方戰車始終處在僵持中。
其實也不能說是僵持,大概該說陳晨這邊死死地纏住了對方。
陳晨其實也不想的,保持這種動作,可他這邊戰車的效能,確實還是相對弱勢了些;
憑他這邊的作戰風格、再加上壓力穿刺功能型戰車的特點,其實就算無法直接摧毀對方戰車內部系統,但起碼也能鎖死目標;
他這邊在第一擊沒有ko擊毀掉對方的前提下,需要強行頂住對方車身,然後再進行二次穿刺。
陳晨就算想找到二次攻擊的機會,眼下也做不到。
陳晨這次的對手、江大那位操作手,在操作水平上確實是有的;
其實單論操作水平的話,真不好說兩人誰高誰低。
對方人品如何不好說,但這種韌性、不放棄的堅持,確實讓人難以生起絲絲反感。
就像此時轉播頻道內,短暫地寂靜後,各種彈幕、流言,竟然漸漸開始刷得飛起。
肯定是覺得對方不專業唄雖!
就像是去年大學生聯賽時,說主播有什麼專業水平神馬的,有點太扯淡了些0.0
陳晨當時那一場,雖然最終還是輸了,但江大那邊戰車的涉水能力偏差的問題,也是徹底暴露無疑。
恐怕也是這次對抗賽中,對面江大那位選手,一上來就選擇強攻的原因;
就算心裡素質再好,這時候也不至於說被陳晨這邊都鎖死了,還能風清雲淡地坐等輸掉這場對抗。
陳晨這邊的新車型,既然能稱呼為壓力穿刺功能型戰車,那最大的根底,自然無疑就是對目標戰車進行穿刺行為。
所以對方哪怕在極力掙扎、調整,但始終還是無法從陳晨這邊新車型的鎖定中脫離。
要知道壓力、穿刺可是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