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對面江大那邊的戰車,針對陳晨這邊做出過一定的調整改變;
對方戰車內部結構、以及各系統方面先放一邊不談,單是對面戰車前端的固定前鏟坡度、以及長度上,無疑就是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調整。
至於說對方這麼做,到底是為了什麼?
肯定是為了堤防陳晨這邊戰車的壓力穿刺!
畢竟陳晨這邊戰車的武器系統,確實屬於在車身上部的頂置武器;
說白了,在陳晨這邊攻擊時,確實利用穿刺元件自上朝下盡心壓力穿刺;
可作用力的問題,註定了陳晨這邊戰車前端下方,必然配備近乎貼地的前鏟;
也只有這樣,陳晨這邊才能藉以將對方戰車剷起,好讓穿刺元件對江大那邊的戰車,完成二次穿刺。
說起來,對方應該也是看出了這點,將戰車的前鏟部分,竟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延伸。
而陳晨這邊對江大那邊戰車,如果想進行穿刺攻擊,必然需要用他這邊戰車的前鏟,卡進對方戰車底盤才可以;
也只有這樣,他這邊才能藉以讓壓力穿刺元件,在下壓時完成穿刺攻擊。
沉悶的轟鳴聲,在盤橫響徹著;
兩方戰車糾纏在一起,以至交戰的堤壩路面,這時候都不免出現條條裂痕。
畢竟雙方戰車的噸位擺在那裡,再加上又都是採用的履帶行走系統,對路面的損毀肯定是難免的;
這也得虧堤壩的質量還可以,否則還不知道被損壞成什麼樣子;
當然,主要也是雙方戰車都只是輕型裝甲戰車,且是教學級,如果換成軍事級、乃至重型戰車,那真就呵呵噠了;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估計不等打完,整個堤壩恐怕就得決堤00
畢竟重型裝甲戰車,說是國之尖端武力,可真不是開玩笑的,靜可安邦定國、動可攻城闊地!
當然,就算是輕型裝甲戰車、還是教學級,對路礦的損傷也是難免的;
這也就是入場的資方更多、夠……有錢,才能安排這種臨時場地;
畢竟佔用這裡作為臨時賽場,資方肯定得給地方政府小錢錢啊!
咳,別覺得不好聽,實際就是這麼回事;
還是那句話,沒有什麼問題,是錢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一定是錢還不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