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這邊戰車的攻擊方式,註定了想要打擊對手,必須將對方咬死!
他這邊在第一擊沒有ko擊毀掉對方的前提下,必須需要強行頂住對方車身,然後再進行二次穿刺。
然而……這一切的前提,都必須建立在陳晨這邊戰車的動力足夠!
可陳晨這邊戰車的動力系統……什麼鬼東西!
在戰車外形、主體架構等方面,確實很像陳晨去年聯賽時遭遇過的對方前任、也就當時上一屆帶隊的另一位江大選手;
對方戰車的整體效能雖然蠻強的,但確實存在著一些致命的短板;
就是對方大概也是在擔心陳晨,再次將戰場拖進水底,所以才會將戰車強行按在堤壩上進行。
對抗雙方的持續膠著,此時雙方戰車上已經遍佈了累累傷痕;
儘管從陳晨這邊的穿刺武器戳進對方戰車內後,雙方其實一直都糾纏在一起,卻不代表雙方的對抗強度下降;
哪怕雙方此時精神力急劇下降,但還是對面江大那邊,還是頻頻拖著陳晨這邊撞下一些障礙物;
也得虧陳晨這邊戰車的穿刺武器,在小組賽之後特別訂製的,不然這種頻頻與障礙物相撞的作用力,恐怕已經把陳晨這邊的外部穿刺元件崩斷了;
這個摩,雖然是摩擦的摩,但這裡卻不是這意思;
相比之前的激烈對抗,這時候隨著雙方的膠著,看似節奏緩慢了許多,但實際上更細緻了許多。
其實到了這種時候,才更考驗雙方在裝甲戰車操作上的基本功。
陳晨這次的對手、江大那邊那傢伙,真是挺能堅持的,就算是這時候了,還在早機會試圖反擊;
不得不說,單在戰術執行這方面,對方其實真是做得蠻不錯的;
就比如對方應第一時間選擇強攻,將雙方戰場鎖定的位置進行圈定;
在這種情況下,陳晨就算是想要強行將戰場往水底拖,也是很難做到的。
然而……
對面江大那位置選手,雖然也算是做得不錯,但雙方車型比對上,終究是存在著一定差距。
畢竟按照車型來說,陳晨這邊車型對江大那邊的車型,確實是存在著一定的剋制性;
強攻克功能,攻能克防禦!